1章 全国动员 (第2/3页)
业多久,但曾经的训练,应该使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好的作战技能。
相信大家,这不是苏联红军对于战争不负责任的态度,而是当亡国之痛出现在官员们面前时,他们开始担忧了。
毕竟整个地球上,如今除过苏联,仅仅除过苏联之外,并没有布尔什维克者适合生长的土壤。由于第三国际的“臭名远扬”,早已经使与他们相似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了过街老鼠。
因此苏联的官员们知道,离开了这片土地,去哪儿都不会有人欢迎他们。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当人在穷途末路的前途之下时,往往会暴发出某种疯狂。
不过我们也看得到,当战争开始的时候,苏联也已经有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因为西部边境的不安全,那儿的工业早在乌克兰全部落入到俄罗斯皇家近卫军的时候就开始的搬迁,此刻在东部的企业也已经开张。
大批的新造军火,早已经为了未来必然有可能出现的战争,而在库房里做好了准备。
排着队的老兵们,虽然他们有些人已经发福,有些生活不如意的人显得憔悴。实行普通兵役制的苏联,始终有着最庞大的预备役。
我们在前面替中华联邦算过帐,以200万人军队为基数,以三年为一轮,从1920年算起截止1936年,16年中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最少有1600万。如果算到苏联的说,数量将会是这个数量的一倍甚至更多。
庞大的常备陆军,使苏联军队的数量相当庞大。第二军队的安置,又使他们可以轻易从现在的正规军抽调出足够的军官,来充当各个新建部队的长官。那显然这时的问题就是武器,不过有了美国来的新技术甚至美国佬直接提供的新装备,武装起来并不是什么难题。
排着队的士兵们,前往一旁去领取他们的准备。当然,是全套的野战装备,而不是什么礼服之类的东西。使用防水帆布制伏的军靴,全套的迷彩。苏联仿制的m2突击步枪,在原先那些“司登”冲锋枪基础上,深化而来的“**莎”,莫辛纳干则同样是步兵们的准备。
同时这些年中,苏联的轻武器同样获得了相当的进步。其中m2突击步枪使用的是7.62毫米的步枪弹与莫辛纳干相同,“**莎”冲锋枪却是9毫米枪弹,与当年中华联邦提供给他们的m1911a1手枪相同。
按照美军提供的步兵系统,除过没有步兵的护甲之外,几乎全套的装备都不缺乏。毕竟现在苏联军方头痛的,是如何迅速武装起来大量的军队,而不是有多么精锐的部队。
当然,这些曾经的士兵们,对于武器并不陌生。迅速换上衣服、装备,领取足额的弹药之后,他们就可以跟随着自己的新任连长、排长踏上征途。
与中华联邦的全部战车化军队不能比,中华联邦坦克、重装部不必提,必然是全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