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收效显著 (第3/3页)
各写一篇,我也一同作答,写完后相互点评。”
说罢,顾霄提笔写下“论农桑之重”四字,三人便各自伏案疾书。
顾霄笔走龙蛇,思路清晰,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完稿;唐宇斟酌许久,才慢慢落笔,写得格外谨慎;蒋文轩咬着笔杆,思考良久,下笔书写。
写完之后,顾霄让两人先当众阐述自己文章的核心观点与行文思路。
唐宇这才发现,能写出来是一回事,能用凝练深刻的语言讲出来、让人信服,又是另一回事。
这个过程极考验对文章思想深度的把控,边讲边思考,他竟对自己的文章有了新的领悟。
两人阐述完毕,顾霄并未急于点评,而是让他们相互评析对方的文章。
唐宇起初有些不好意思,觉得直言他人不足太过不妥,可蒋文轩却毫无顾忌,虽见解未必深厚,却胜在自信坦荡,滔滔不绝地说着唐宇文章的可取之处,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觉得不妥的地方。
蒋文轩的直爽反倒激起了唐宇的表达欲,他定了定神,细致分析起蒋文轩的文章:“···········蒋兄的文章思路新颖巧思,诸多观点都贴近民生实际,很有见地,这是我所欠缺的。”
最后,顾霄也将自己的文章观点缓缓讲与两人听。
若说唐宇和蒋文轩听对方文章时,还能明显感知到逻辑不严谨、存在漏洞的地方,那听顾霄讲述自己的文章,便全然不像是听同窗交流,反倒像坐在书院里,听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儒老师授课讲学。
两人都屏气凝神,听得格外认真。
有了前面彼此对话、思想碰撞的铺垫,再加上顾霄此刻条理清晰、鞭辟入里的观点输入,仅仅这一篇文章的讲解,唐宇便觉得比自己独自苦读半月收获的内容还要多。
蒋文轩早已习惯了顾霄这般出众的才华,可唐宇却再次被深深惊艳。
他可是亲眼看着顾霄从凝神思考到落笔完稿,前后不过短短半个时辰!
这般才思敏捷、举重若轻,着实让他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天才!真的是天才啊!
唐宇真的无比庆幸,当初没有因为害羞和胆怯就拒绝了父亲给他寻找顾霄做学习搭子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