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种子 (第3/3页)
快,那些细节产生的作用会被无限放大。说实话,中国球员的基础打的非常不错,力量也不再是短板,但是…我没想到,他们的战术素养会那么…那么的,不匹配。我当初以为,胡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是他能力的问题,现在看来并不是,而是他在成长的早期,没有受到最正规和良好的篮球训练,尤其在战术习惯上。”
面对甘国阳,贝尔曼还是含蓄了,没有说得太难听。
他提到胡卫东,贝尔曼做了胡卫东好几年的教练,从湖人到凯尔特人。
常规赛,贝尔曼算给了胡卫东不少机会,有些胡卫东抓住了。
但有些胡卫东抓不住,他没办法再向前更进一步了。
可到了训练中心,和胡卫东的队友、教练们一起上课,贝尔曼才意识到,胡卫东已经是最出色的那个。
在战术背诵、运用、理解上,除了甘国阳之外,胡卫东是做的最好的,其次是王治郅。
恰好,他们都在NBA正儿八经锻炼过,经历过职业化的熏陶,确实显得不一样。
“还有你们的教练组,说实话,我不觉得他们是教练,他们更像是管理员,像总经理,像领队,或者,像老师。但不太像教练。”贝尔曼吐槽的还有蒋兴权为首的教练组,他惊讶的发现,他们的某些战术思维和理念,还停留在70、80年代。
“这叫中国特色。鲍比你知道的,教练不光是指挥比赛,更要会管理人。在中国还要多一门,如何和上面打交道。总之,还望你理解,尽量教吧。”
甘国阳说道,虽然从20岁开始,他就不在中国生活工作,但对这片土地,他还是了解的。
蒋兴权是个很老派的教练,老派教练的特点就是强管理,出战斗力的第一选择往往是抓管理。
战术上,往往集体智慧,大家制定一个思路往下走,对细节抠的远远不如美国教练。
主教练组建国家队,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确立权威,平衡好各方势力的关系,保证内部团结,然后再是战术问题。
当然,其他国家队也有这样的问题,只是中国国家大人口多,球员来自天南海北,体育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大,所以管理问题往往是主教练的头号难题。
像蒋兴权这次接过宫鲁鸣的教鞭,重新执掌国家队,战绩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战绩压力大,难免神经紧张,结果在卡伦湖训练的时候,国家队内爆发了巩晓彬和蒋兴权的冲突。
巩晓彬很有才华,但性格潇洒桀骜不逊,和性格刚直的蒋兴权发生了冲突,蒋兴权为了维护主教练的权威和队内稳定,直接让巩晓彬开除出了国家队。
两人其实只是在训练中有一些口角,这在球队里是很常见的,但两个个性都非常强的人,加上早年间就有一些隔阂,让小冲突演化成了大矛盾,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哪怕后来巩晓彬的恩师来求情,并让巩晓彬道歉,蒋兴权依旧不松口,没有带巩晓彬来美国训练,基本也宣告逍遥王将无缘悉尼奥运会。
甘国阳知道这件事,他是觉得无所谓,但为了维护主教练权威,他没有开口,他知道自己开口,巩晓彬肯定能来,可他来了,谁走呢?
人情世故这个东西,在任何地方都会让人难做,所以甘国阳还是喜欢打比赛,比赛打起来,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把对手打死了。
“一个月的时间,其实教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的桑尼。或许论实力,你们可以拿金牌,因为有你在。可是……如果你不在了,姚和王会是支柱,但他们是绝对达不到你的高度的,你们的水平会大大下滑。亚洲第一就是你们的天花板了。”贝尔曼不客气的说道。
甘国阳笑了笑,道:“没关系的鲍比,我并不是希望这一个月能让他们能理解一切成为最优秀的球员。我只希望,他们能成为种子,把正确的理念和方向带回去,就像1992年那次一样,带回去力量和对抗。这次,他们应该带回去科学和理念,我想有一天应该能开花结果的。”
贝尔曼灭了烟,看着甘国阳,道:“我真是低估你了阿甘,没想到这么多年,我依旧在低估你。”
“别拍马屁了,好好上课,明年的冠军,我看好你们。”
“真的?”
“假的,我押湖人。”
“XXXX!”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