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山雨欲来 (第1/3页)
曹纯和曹休之间的关系是嫡亲的堂叔侄关系,与曹操和曹休的关系如出一辙。
曹纯是曹仁的亲弟弟,两人和曹操是堂兄弟的关系,他们的父亲和曹嵩是亲兄弟,而他们还有一个兄弟便是曹休的祖父。
曹休的父亲曹鼎,与曹操、曹仁、曹纯是嫡亲的堂兄弟,血缘不但十分亲近,而且还被曹操视如亲子一般,特地安排其与曹昂同起居,共出入,以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日后好为曹昂臂助。
同样,曹操对曹纯也是极为看重,如果说对曹休是见待如子,那对曹纯则是视为兄弟臂膀。即便以曹昂之尊,在面对曹纯的时候也得执子侄礼,曹休又怎么敢在曹纯面前刚愎自傲?
片刻之后,曹昂仿佛回过神来,转头对着曹休吩咐道:“文烈,此番要辛苦你了。”
曹休闻言,大为惊讶,赶忙谦逊道:“叔父若有所命,但请吩咐,休安敢言辛苦?”
曹纯点点头:“若我所料不差,此番过河,恐有一场恶战。”
曹休脸上闪过一丝震惊,有些诧异道:“叔父何来此忧?”
曹纯眉头微皱,摇了摇头:“远处左幕军营垒分明,队伍齐整,须臾之间已出大营,观其进退,正是向北而来。”
曹休有些不以为然道:“不过数千之兵,侄儿倒是希望他们胆略大些,也好得一胜仗,激励一下士气,报功于少主面前。”
曹纯盯了曹休一眼,后者登时脊梁一冷。
“文烈,汝性情刚强坚毅,此乃是好事,只是不可太过固执己见,不听人言,恐陷刚愎之患。”
曹纯点评了一下曹休后,话锋一转道:“若我所料不差,涪城城东定然也有左幕大军,恐怕彼处兵马当先为我部对手。”
曹休闻言,先是一惊,随后骇然:“叔父是说,贺齐所部已至涪城城东?”
“有何不可?”
曹纯轻笑一声,冷冷道:“梓潼久攻不下,又地形险要,难以展开大军。既然如此,何不转用兵马于涪城?莫非你以为左幕军中皆是无能之辈,徒然顿兵于梓潼城下而不知更易?”
曹休既惊且疑,心中更是犹疑不定。
曹纯却没管他,而是自顾自的下令起来:“我当先率骑军先行,文烈你总督后部,粮草辎重,一应全都交给你了。”
在这种过河的情况下,往往应该步兵先行,等到步兵在对岸站稳脚跟之后,才是骑兵过河的时机。
可这一次,曹纯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利用骑军的优势,给左幕军一个下马威。而支持他做出这样决定的原因有三。
其一,乃是自信,他曹子和便是曹氏家族中第一等的骑将。
其二,便是知己知彼,他麾下骑军乃是曹军精华,虽比不得重甲骑兵,但于野战之中对敌步兵,优势自然不小。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曹纯此举看似冲动,实则不然,因为他深知李整必会出城接应,并为其遮蔽战场,给他从容过河的机会。
曹休对此也是十分赞同,只是有些遗憾不能先发。
事情的进展其实与两方估计的十分相似,春夏季节的多雨使得涪水上游的水量也大幅度增加,而且河岸边的滩涂也变得更加广泛。
这迫使曹纯不得不绕道涪城城北六里处的渡口过河。
这一绕路,就给了左幕军绕路的时间。
涪城城东大营之中的四千山越兵马已经先行赶到涪城城北,惊讶的发现李整已经亲自率领四千精兵出城,正依托涪城城墙构筑防线,以期望能将左幕军堵在东面。
左幕军领军的乃是贺齐,他将梓潼留给了心腹族亲贺进包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他则亲帅姚宏、韩宴、洪明、洪进、苑御五部人马,并自己亲卫部曲八百人,带着大量的攻城器械来到了涪城城下,与周瑜成功会师。
今日午时,贺齐恰好巡营结束,找了个伙伍正准备坐下与士卒一起用饭。
贺齐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