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4章 秘议献城  我父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44章 秘议献城 (第1/3页)

    如此一来,成都无血开城,不但百姓免遭兵火,他们士族豪强们也能不必行险,保全家族。

    张松、法正、孟达他们对杨洪、秦宓的保守自然多有不满,可现实情况下,却又没法绕过对方行事。

    姑且不提秦宓、杨洪二人的重要,光是秦家和杨家在成都城中的人脉关系,就是张松他们不可或缺的助力。

    事实上态度激进的张松别说秦宓和杨洪了,就连自家大哥都没能说服得了。

    毕竟能躺赢的事情,又有几个人会愿意为此付出大力气呢?

    倘若再加上提着脑袋奋斗这个前提,恐怕愿意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

    不过若是局势当真有变,张松所说的并非虚言,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张松看出了众人眼中的动摇,继续补充道:“诸君回去之后可自行派人前往查探,只是千万务必小心行事,曹贼人手十分警惕,一旦打草惊蛇,恐有大祸临头。”

    眼见张松都这么说了,秦宓、杨洪等人也都是相信了他。

    堂上突然变得沉默了起来,众人在选择相信了张松之后,开始思考起接下来该如何应对了。张松也没有催促众人的意思,一反常态的静坐在位置上,静静的等待着其他的人思考。

    足足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杨洪的声音才重新响了起来。

    “此事既是子乔最先察觉,又将我等召集而来,可见汝必有成竹在胸,我等不妨听听子乔的想法。”

    秦宓、法正、孟达等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张松心中一阵激动,强自镇定了下后,以一种斩钉截铁的口吻道:“事到如今,别无他法,唯有打开城门,迎接左幕军一途可行!”

    杨洪缓缓颔首,看了一眼秦宓。

    秦宓迟疑片刻后,也重重点了点头。

    “我家于城中只有部曲数十人,不过城东守将乃是我家故吏,可堪一用。”

    杨洪闻言,也跟着说道:“城中多事,我家去岁便招部曲入城,府中有三百余人,另在城中南坊暗置了两百余人,合共有六百之数,皆备有刀剑弓矢,只是甲胄和强弩不足。”

    孟达当即道:“我家亦有得用亲随百人,长短兵器数百把,可为大事贡献一臂之力。”

    法正最后说道:“我有一至交好友,为刘益州打理私库,其是成都本地人士,并不愿意追随刘益州东行,故而多有怨言。若是能将其拉拢,所缺武备,私库之中或能有所补充。”

    眼见众人终于松口,并拿出了手里掌握的资源时,张松心里大喜过望。

    等到众人将目光集中到他身上后,张松干咳一声,也将底牌掀了出来:“我府中亦有部曲两百余,另暗藏了一库房,自武库中扣下了皮甲四百套,长短兵器六百把,弓弩一百二十张。”

    众人登时大喜,不想张松竟在暗地里做下了这么多的准备。

    张松还没说完,他继续说道:“我与杨露关系莫逆,此番行事,也可拉他入伙,最少能多数百好手。”

    杨露乃是成都城中有名的大侠杨由之子。

    杨由乃是东汉中期蜀郡成都人,《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其“少习《易》,善占卜,然不好仕进,常散财周济贫弱”。

    他虽以方术闻名,却不喜官场,反而常年游走于成都及周边郡县,为百姓解决纠纷。如调解宗族械斗、替贫者讨还公道,甚至曾冒死阻止地方豪强强占民田。

    史载其“与人约,不爽毫厘;见不平,必挺身而出”,民间称其“杨公义”,其行事风格兼具游侠的“重诺”与“锄强”特质。

    东汉时期,因为光武帝刘秀很是讨厌游侠,曾下诏“禁游侠”。故此终东汉一朝,政府对游侠的压制较西汉更加严格。

    只是天下游侠依旧难以禁止,尤其是成都、颍川、南阳、洛阳、长安、陈留等大型城市。

    以成都为例,华阳国志蜀志》就曾经记载,在东汉中后期时,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