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7章 少城大火  我父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47章 少城大火 (第1/3页)

    得到曹雄回报之后,司马懿脸色阴沉,片刻之后,开口道:“传令下去,各处火点提前行动,放火之后,各军往成北城门集结,请史将军全权节度。”

    “祭酒!?”

    曹雄猛的抬起头,满脸不可思议,他们可是刚刚全歼了叛匪,怎么就要撤军了?

    司马懿却是冷脸呵道:“曹司马莫非没有听清楚本官的命令?”

    曹雄猛的一震,赶忙低下头以示恭顺:“卑职听清楚了,卑职这就去办。”

    看着曹雄越走越远的身影,司马懿脸上的阴沉都快凝结成水滴了。

    曹雄刚刚全歼了攻打州府的叛军,阵斩了杨露和钱项,立下大功,自然有些飘了,可司马懿却没有飘。

    目光从曹雄的背影上收回,冷漠的在杨露、钱项那两颗血淋淋的脑袋上掠过,司马懿心中的不安感在急速放大。

    他第一时间就意识到眼前这两个只剩下脑袋的蠢货,很可能是真正对手放出来的烟雾弹。对方既然动手,就绝对不可能只有这点儿戏一般的举动。况且刚才曹雄拷问了降兵,也从那些人身上打听到了不少消息,其中就有孟达等人的情报。

    听降兵们交代,孟达是与他们一同前来攻打州府,可临了却没有进入州府,而是以为杨露、钱项等人守卫后路,阻击援军的名义留在了外头。

    司马懿当即决定,提前行动,提前撤离。在他看来,孟达、杨露之众根本毫无威胁可言,这必然意味着真正的威胁来源于其他地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必然是有城门被收买了。

    只是如今事发仓促,司马懿已经没有时间找出并铲除内患了,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左幕军必然已经行动,甚至很可能已经抵达成都近郊,距离他们进城也不远了。

    故此,司马懿情知事已不可为,做出提前发动,提前撤军也就不难理解了。

    事实上司马懿的猜测和判断都极其正确,此时的城东东顺门上,马球正在朝着城外眺望。

    “马军候不必焦急,左将军素来信义过人,此番约定,便是暴风大雨也当按时抵达,更别说今夜风和月丽,仿如神助了。”

    说话的人乃是法正,他在回城之后,便被安排来辅佐马球,也是事实上的监军。

    张松等人拢共凑出了近千人部曲,其中挑选出四百精锐交给孟达,而剩下的四百人则安排在了东顺门门内,为的就是确保东顺门能够及时打开。

    马球乃是蜀军军候,按照编制应该有五百人,不过此时的蜀军空缺许多,他这个曲也只剩下了三百余人,被安排轮班驻守东顺门。

    叛变这等大事自然不能公之于众,马球只是找了自己最为信任的两个屯长以及三个伍长商议,确定参与的兵力也只有两个屯不到百人。

    即便就是这百人的规模,法正也劝说马球不能将事情告知所有人,而是挑选其中最为靠谱忠心的二十余人,以确保消息绝对不会泄露。

    然后再将这二十余人放置在今晚的城门口,以及城楼室内,以备关键时刻能打开城门。至于曲中的其他兵力,则在可靠军官的带领下,等到发动之后再进行劝说。

    最后,则是安排在东城门内侧民居之内的四百豪强部曲,这些部曲作为最后一道防火墙,在遭遇意外之后,将会冒险进攻城门。

    剩下的最后两百部曲,则被集中在了张松家中,保护众人的家眷和亲属。

    “是、是卑职有些心急了。”

    马球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如今虽然开春,可夜间的温度却并不高。可马球却像是身在酷暑时节一般,额头满是汗水不断滴下。

    法正倒是挺能理解,也没有苛责马球胆小,而是继续安慰道:“马军候,临大事当有静气,我等都非为私利,而是为了满城百姓。”

    马球闻言,连连点头:“法先生说的对。”

    就在此时,城外突然亮起了一道火把,摇曳了三下之后熄灭,过了一小会儿,又亮了起来,循环往复三次。

    法正、马球当即大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