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曹操何在 (第1/3页)
不过好在东线虽然小挫,但兵力雄厚,即便暂时拿不下涪城,却依旧能够维持住战线,使得曹军无法继续东向,同曹操里应外合,攻破剑阁、葭萌防线。
只是原定计划不得不再度进行调整了。之前乃是希望东线先发力,拿下涪城,彻底切断东西曹军的联络,并保护剑阁腹背的。
现在看来,情况出现了变化,东线没有涪城这样的坚固据点作为依托,即便兵力上占据优势,但却平白多出了许多危险。
同样,这也对西线兵团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压力,如果西线兵团不能有效的牵制住曹军的精锐,东线兵团的压力就会变得更大。
这无疑使得局势变得焦灼起来。
对于刘封而言,尽快获取粮食,有利于后方兵力向成都进行集结,也有利于整编近万的蜀军降兵,并以他们为主力守卫成都,从而解放野战力量。
如此一来,张松、秦宓、杨洪等人的筹粮计划的重要性无疑再度上调,变得更加重要了起来。
**
此时,曹昂正在灌地城外的江水边焦急的等待着。
远处,滚滚烟尘由远及近,然后停在了江边。
这是司马懿、史涣所部人马,以及汇合了驻守在郫县的牛金所部。这七、八千人的兵力不但悉数都是曹军嫡系,其中更是不乏精锐战兵,对于曹昂来说极为珍贵。
当然了,最让曹昂挂念的还是司马懿。
当载着司马懿的小船出现在渡口时,曹昂更是亲自到岸边相迎。
“仲达,你可算是回来了。”
甫一见面,曹昂就一把拉住了司马懿,上下打量,看见对方平安无事之后,这才长松了口气。
司马懿谦逊答道:“劳主公挂念,懿愧不敢当。”
曹昂叹息一声,看了看江南:“张子乔、秦子敕、杨季休等小人竟背主投敌,暗中献城,险些坏了我大事。幸得仲达机敏,挽狂澜于既倒,这才能金瓯无缺。”
司马懿再度谦逊道:“此番能安然脱身,实乃是借助了主公洪福,懿岂敢自夸。”
曹昂突然脸色一紧,拉着司马懿的手走到一旁,小声道:“仲达,有一十万火急之事,还需汝为我参详一二。”
司马懿心中一沉,冷不丁的想到了东方的战事。
莫非曹纯、曹休吃了败仗了?
看着曹昂一脸严肃的模样,难道曹纯他们还能全军覆没了不成?
就在司马懿疑神疑鬼的时候,耳旁却突然传来了曹昂的声音。
“仲达,半年之内,我们恐怕孤立无援了。”
“什么?”
司马懿惊讶出声,很是不解,他倒不是不解没有援兵,而是不解曹昂怎么突然提起这些了。
在司马懿看来,己方早就已经是孤立无援了,所谓曹操援兵,在司马懿看来,其实是颇难为自己一方解围的。
想要得手,唯有蜀中的曹军也同时全力向东出击,里应外合之下,才有脱困的希望。
也正是这个认知,司马懿才不惜放弃坚城成都,转运物资数百里,其目的便是尽量缩短与曹操之间的距离,同时解放出野战兵力,击破,或者说最少击退左幕军的东线兵团,以达到配合呼应曹操援兵的目的。
只是,接下来曹昂的话却是深深的震惊了司马懿。
“大将军不在汉中!?”
即便以司马懿的城府,都忍不住叫出了声。
所幸两人离开人群,周围又有亲兵护卫,再加上司马懿即便震惊出声,但也控制住了声音的大小,这才使得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回过神来的司马懿赶忙向曹昂请罪,这等机密要闻,曹昂能够告诉他是信任他,可他却在第一时间就犯错了,这要是真的追究起来,一个泄露机密的罪过可是实打实的。
对于司马懿的失态,曹昂倒是相当的宽容,不但没有责怪司马懿,反而还十分体谅对方的心情。
毕竟曹昂自己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一样被震惊的失了方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