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2章 南阳黑云  我父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652章 南阳黑云 (第3/3页)

乐进身材矮小敦厚,就以为他是个好脾气的人,事实上乐进简直就是爆竹脾气,在曹操麾下一直都是先登陷阵的头号大将。

    整个曹魏,乃至于整个汉末三国,没有一个人先登的功劳次数能超过乐进的。

    若是按照战事比例的话,也只有高顺等寥寥几人能和他相提并论,只是高顺等人要么死的早,要么突然一蹶不振,在绝对次数上是拍马难及乐进。

    与乐进的暴脾气相比,于禁却是清冷性格。

    其话虽不多,但做事却冷酷无情,不论是练兵,带兵还是为人处世,都以法令为先,自然和乐进说不到一块儿。

    不过好在两人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性格,虽有摩擦,却并未影响行动的速度和效率。

    除了于禁这一路,另外一路则是曹操亲自率领的主力,兵力高达三万人。

    这支主力部队在出武关之后,改走陆路,在商南与于禁的偏师分道扬镳,顺着长安至宛城的官路大道前往西南方向的析县,然后再经顺阳西北的郦国县,继续往东南进发,最终过镇平抵达宛城。

    这条道路虽然有一半以上的路程在山地之中,但出乎意料的并不难走,而且还能通行大车,是足以作为陆路后勤补给线的。

    不过因为丹水水量不丰,只能通行小船,而且还限制了规模,因此水路运输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主要还是得靠陆路大车转运物资口粮。

    这不得不征伐大量的劳役,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间点上,势必会对春耕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全年的收成和赋税。

    然而曹操却是不得不如此选择,汉中如今已被榨干,即便曹操南下汉中,攻打葭萌三关,也一样需要征伐关中、弘农乃至于南阳的民夫劳役。

    因为汉中已经再也供应不起五万人规模的军队作战了,汉中的兵力、民力、财力都已经被压榨到了极致。

    即便是张鲁的宗教影响力极强,使得汉中百姓要远比其他地方更能忍耐,但也已经到了红线附近了。再这么压榨下去,葭萌关能不能攻破不好说,汉中是肯定会有人要造反了。

    曹操此番南下,动员兵力五万人,其中夏侯渊的六千人先行进入了汉中,作为疑兵。

    若是夏侯渊能够成功诱敌,引蛇出洞,从而对葭萌关的周泰、霍笃、王平所部造成打击的话,那曹操会继续分出部分兵力入蜀,配合夏侯渊尝试攻打三关。

    一方面尝试是否有机会拿下三关,为曹昂解困。另外一方面则是继续吸引左幕军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遮蔽隐藏南阳方向曹军主力的目的。

    只可惜周泰坚守不出,夏侯渊诱敌失败,曹操当即决定全军自武关南下,不再入蜀。

    如此一来,曹军在南阳的兵力高达六万人,其中还没有计算后续颍川方向的刘表、蔡瑁,会亲率剩余的一万荆州军自颍川前来宛城与曹军会师。

    这一路的主帅为曹操,副帅为刘表。

    原时空中张济从关中出走,经武关道入南阳郡,想要攻取穰城县作为根基,就是因为丹水上游诸县残破,而下游诸县又紧邻着襄阳。能让他欺软的没有肉,长肉的都是他可能不下来的硬骨头。算来算去,还是穰城性价比最高,结果算计了这么许多,最终还是死在了穰县的城墙之下。

    只是曹操与张济不同,张济当时面对的南阳郡是刘表的地盘,而且紧挨着刘表的主城襄阳,荆州又以水军闻名,这让张济十分被动,可以挑选的目标也极少。

    眼下关中、南阳都在曹操的掌控之下,曹操走武关道南下南阳,沿途都是可以提供补充的据点。

    丹水虽然因为流量和河道的问题,没法大规模运输兵马,但小规模输送粮草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更别说如今还是丰水期了,运量显然还要更大。

    因此,哪怕关中、南阳都才刚刚恢复了几分元气,远远没有往日的实力,可曹操的后勤补给线依旧能够坚持的住,原因就在于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