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渐入佳境的老潘(4k) (第2/3页)
中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那说明没点研究和努力,是不可能如此有信心的选中这两货的。
实际上,高振东就没研究,之所以选中这两货,是因为第一种间位芳纶——芳纶1313就是用这两货造出来的。
不过两人也不是生手,虽然对于单体的选择还一头雾水,但是在知道单体之后,很多事情就能推出来了,毕竟很多反应是有共通性的。
“高委员,为什么不用界面聚合而用溶液聚合?界面聚合可以得到粉末形式的聚合体,也比较方便后面的操作。”
“现有技术条件下,界面聚合的操作是不连续的,难以得到稳定一致的纺丝原液。”高振东解释道。
“啊,我明白了,怪我,实际生产和试验室试验,是两种不同的要求。不过这样的话,聚合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吧?这会导致聚合物产生降解。”
虽然对具体的细节和过程还不了解,但是知道参加反应的单体之后就能推出来,这个反应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这些东西,甚至他们比高振东还清楚。
高振东点点头:“对,所以要用中和剂中和掉这些氯化氢。”
“如果这样的话,会生成盐,这种盐会对纤维的灰分和绝缘性带来不利影响吧?”
中和氯化氢,应该是用碱去中和,酸碱中和生成盐,中学生都知道。
而这样会带来灰分升高,灰分高了,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强度、模量、耐热等指标。
提出这个疑问的潘工,深深的感觉高委员在此前碳纤维上的安排实在是太科学、太合理了,有了此前的经验,他现在能一听高振东的方案,就能迅速的找到问题,并且考虑加以解决。
基础打好了属于是。
“会,所以在纺丝之后要水洗。”高振东不假思索。
“如果是已经到了纺成丝那个阶段的话,水洗对降低灰分效果已经有限了吧?”
潘工杀疯了。
此时在发挥的,已经只有潘工了,他是从碳纤维的原液到原丝从头到尾跟进的,对这些很是熟悉,反倒是总工那边对这个没什么经验,只能听他们说。
说完这句话,潘工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怎么一股子教会徒弟打师傅的感觉?
高振东倒是毫无所觉,提得好!潘工对这个陌生的产品提的问题越多,越说明高振东给他们打的基础打得牢。
他笑了起来:“嗯,对,所以我们别全中和,而且速度要快。”
这不和稀泥么?没想到搞化工也能和稀泥来着。
“啊?这是怎么个考虑啊,高委员。”
对于潘工来说,到了这种非常具体、非常深入的细节,就不是他能发挥的范围了,毕竟这方面他也是刚接触,能有刚才的发挥已经让他自己感觉非常满意。
“只中和部分氯化氢,是不是产生的盐就少了?”
“对,那不就结了,那样灰分就少了,简单直接。而且中和掉部分氯化氢,降低氯化氢浓度之后,对降解反应的速度会产生很大影响。”众所周知,反应需要浓度,甚至高了低了都不行,破坏掉这种浓度匹配,降解反应会受到很大影响。
潘工听到这里,对高振东解决问题的手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解决一定程度的麻烦,将问题压制到一定限度之下即可。
“可是这样还是会有降解的吧?”但是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
“会有,所以就要来到我刚才说的第二个要求了,加快速度,快到让氯化氢反应不过来。”
“这……怎么个快法?”实在是觉得有些跟不上高委员天马行空的思路。
“很简单啊,把纺丝工序的设备紧靠着中和设备,在中和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距离,马上纺丝……”
其他同志都听傻了,这……还真是简单,简单到了粗暴的程度,可这能有用?
反倒是潘工听进去了,因为他相关工作的经验最丰富。
“这……还别说,只要够近,还真能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