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渐入佳境的老潘(4k) (第3/3页)
问题……”这就是工程和理论之间的不同了
理论:必定会降解。
实际:只要我速度够快,它就来不及降解。
接下来涉及到纯理论的问题,魏总就有发言权了:“但是这样一来,氯化氢依然还在纤维里,最终降解还是会产生的吧。”
反应速度再慢,只要氯化氢还在,就最终会发生反应。
高振东笑了起来:“不,它没机会了。潘工,你想想当时我教给你们的扩散理论……”
糟了!考试了!
在院里同志好奇的目光中,潘工皱着眉头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了半天,一拍脑袋:“对,氯化氢真的没机会!低温凝固浴下,初生丝凝固慢,纤维疏松均匀,按照扩散理论,其内部的氯化氢很容易渗透到凝固浴中来,已经去除了相当一部分氯化氢,然后再水洗两遍,基本上它就完全没机会了!妙啊!妙啊!”
这下子,甚至连前面的低温聚合都和这里呼应上了。
潘工自知,如果不是在这之前学习了扩散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自己恐怕也想不到这一步。
难怪高委员当时把这些东西看得这么重要,还专门给自己叮嘱了一遍。
其他同志更是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潘工,跟着大佬做课题,原来这么爽的?既有成就拿,还有技术学,甚至还有后续课题做。
魏总心里大呼幸运,幸亏是严格按照高委员的安排来组织人手,如今看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个课题可能真要坐蜡。
总体路线说清楚了,高振东就开始说细节,此时,碳纤维的很多成果直接就能用到这里面来了,特别是纺丝那一套,别人不知道,反正老潘同志是如鱼得水,接受超快。
难怪高委员有底气说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齐头并进,合着他早在搞碳纤维的时候,就已经把芳纶纤维所需的大部分基础都打好了。
服,不服不行!
不过里面也不是没有新东西。
“高委员,部分中和这里,为什么不用中和釜?”
“节约钱……”高振东的回答简单直接:“这里直接利用精确计量装置给药,利用节套双螺杆挤出机,让中和剂和聚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里就反应了,相当于双螺杆挤出机一机两用,反正也是不完全中和,双螺杆挤出机里反应够了。”高振东笑道。
得,省起钱的时候,高委员还真是抠门。不过能在保证要求的前提下省出钱来,这也是一门了不得的本事。
“为什么双螺杆挤出机要有这个复杂的分段式夹套?”
“为了保证温度不超出理想范围,前半段通水吸热,后半段通恒温水恒温,这样反应的温度就一直比较理想。”高振东笑道。
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他也是毫不吝啬。
说到这里,高振东补充道:“一般来说,节约成本首先要节约生产成本,设备成本不是最主要的。”
对于量产的产品,生产成本是最要命的,设备成本有时候反倒是不太重要,当两者冲突的时候,一般都选节约生产成本。
魏总连连点头,这就是搞理论研究和搞工程实践的取向不同之处。
“高委员没想到您连我们才搞出来没几年的双螺杆挤出机都这么熟悉。”对于高振东这种知识面既广又精的能力,他除了佩服和惊讶,没有别的话可说。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东西我肯定熟悉了,哈哈哈。”
至于为什么熟悉,他没细说,主要是不太好说,这东西当时还是他教着应化部的同志搞出来的。
这一通下来,别看说的内容不少,但是却没花多少时间,间位芳纶这一套东西,也就花了半天时间。
因为没有什么新的、不明白的理论和知识,全是熟悉的、有经验的东西,至少对潘工来说是如此。
对他来说,现在已经有点渐入佳境的感觉了。
他甚至有信心,别看启动晚了这么多,芳纶纤维能赶得上碳纤维的进度,至少能做到前后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