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如鱼得水的老顾 (第1/3页)
新源六大队。
坎苏沟附近,顾博远在一户人家门口检查着一袋贝母的成色。
“贝母不错,挺新鲜的,就是你也洗一下子嘛。”顾博远看完,有些无奈的说道,“我这是第三次在你这里收贝母了吧?我也给你说过,贝母洗的越干净,越干燥,越值钱。
你能在山里跑,能挖这么多贝母,咋就不知道洗一下呢?”
“嘿嘿嘿。”贝母的主人名叫何万兵,就只是嘿嘿的笑。
他身上的衣服打着好几块补钉,头发也很久没理了,胡子拉茬的,虽然不到四十岁,但人看起来比老顾还显老一些。
院子没门,一件像样的农具都没有,一个四岁多,一个六岁多的孩子在院子里抓石子。
孩子身上的衣服也同样非常破旧,他们时不时的看一眼外面正在交易的几个人,眼睛里满是好奇,却又不敢出来看。
土坯房有两间,里面隐隐能听到孩子在哭闹。
“行了行了,知道你家困难,也就不说你了。来,咱们过一下秤,这贝母个头还不错,给你算十块钱一公斤。”
贝母的价格涨了,顾博远到门口收的时候,会适当的调整价格。这个叫何万兵的是顾博远头一回过来收贝母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他在这边转的时候是听说坎苏沟里有贝母,只是不知道附近有没有人挖。
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那拉提,不过这时候还是穷乡僻壤,没经开发。
顾博远是一家家问的。到何万兵家里其实不怎么抱希望,因为这村子里一共就两家人会挖贝母,其他人大都是少民,连贝母是啥都不知道。
这个何万兵是唯一追出来主动说他会挖贝母的,说只要给他一天时间,明天就能有东西出来。
顾博远相信了他,第二天转其他乡的时候往这边拐了一下,何万兵还真给他拿出了几公斤贝母,一看就是新鲜挖的。
所以也就认识了。
今天这是第三回,顾博远的意思是这一回买完他就不来了。偶尔下来一趟,帮着收购站打打广告就行,天天下来可不行,那就变成游商了。
收购站那边每天都能稳定收到贝母,不过顾博远还是想着多跑跑。
虽然电视上打了广告,但他发现,伊犁的许多山区村庄里,整个村子可能都没一台电视。
整体的经济水平不说比四队,就是比玛县都差不少。
就比如何万兵家里,他有挖贝母的手艺,这边靠近山边,没护林员管,按说应该很容易赚到钱的。
但他们家说家徒四壁真就一点没夸张。上一次顾博远过来收贝母,想着到他家里休息一下,结果门一开,里面连个凳子都没有。
娃娃倒是不少——从十几岁到不到一岁的,五个!
然后从何万兵嘴里就知道了,家里但凡有的,都罚没了。
活该吧。管不住下半身,有啥办法呢?
四队也有超生的,但人家认罚,都是交钱……好吧,这其中好像有李龙的一些功劳。至少从李龙开始在供销社里接活,四队人家的活钱似乎就多了起来。
老顾曾经以为玛县或者四队周围,就是北疆农村的缩影了。
但到了这里之后他才发现,他了解的太少了——别说伊犁这边整体和玛县的情况不一样,哪怕就新源的几个大队具体情况都不一样。
越靠近山区,贫困程度越发严重。有些村子是真的通不上电,还有些人家里的情况还不如玛县牧业队的留守点。
甚至于他其实完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收东西,就比如何万兵的贝母,就算一块钱一公斤新鲜的,何万兵也愿意卖。
他实在是太穷了。
不过顾博远还是按行价付了钱。跟着他的退伍兵牛大伟把贝母倒进了自己带来的袋子里,把打着补丁的袋子还给何万兵,然后让顾博远上车。
这个村子里有凶狗,先前来的时候就追着车子跑,这时候他担心如果自己先上车,要是狗突然跑出来把顾博远咬了,那他这工资岂不是白拿了?
顾博远上车后,牛大伟上了副驾驶,驾驶员丁海洋问了一句:“老板,走吗?”
“走吧。”顾博远看着车外正数钱的何万兵一眼,说道,“去五大队吧,我记得那边还有两家约好的。”
车子启动,开出去二三十米的时候何万兵才数清钱数,想起来对着车子招了招手,提着袋子转身进了院子。
“你说家里都成这样了,还生啥啊?娃娃都吃不饱,遭罪吗?”牛大伟有些不解的抱怨了一句。
“这个……咋说呢,有些人是真觉得给口吃的就行了。”顾博远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这时候的确应该先想着怎么把生活过好,何万兵这样的人也有这样的愿望,但这时候的国情如此。
贝母季即将过去,但收购站想要长期开下去,顾博远知道不能只靠着贝母和皮子这两项。他和李龙一起聊过,贝母会慢慢被禁,皮子也是一样。
所以收购站想要长久开下去,必须得寻求更多稳定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