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华夏硬科幻,国产小破球 (第3/3页)
的视听语言,将“流浪地球计划”的背景清晰而震撼地铺陈开来,瞬间将观众拉入这个宏大的科幻世界。
随着影片播放,分布全球的行星发动机依次点火,蓝色光柱冲破云霄,推动地球启程,奔赴新的家园。
到最后点燃木星等高潮名场面接连上演,配合着史诗级的配乐。
影院里响起的不是掌声,而是一声声倒吸凉气后发自内心的惊叹:“卧槽!”“牛逼!”“绝了!”
随着首批观众意犹未尽,相互交流观影心得走出影院,口碑如星火燎原在网络上发酵.
随着《流浪地球》上映,各大影评网站迅速发酵,尤以豆瓣为甚。
“特效不输好莱坞”、“重工业级的质感”、“独属于国人的浪漫:带着地球去流浪~大刘的脑洞真是太厉害了”;
“风华绝代的青楼花魁、英姿飒爽的战地医生、身患绝症外柔内刚的人妻刘一菲现在演啥像啥,我都想象不到以后得到她的男人有多幸福”;
“为什么人工智能要叫Moss,我看职言上彼岸内部高管管陈默叫Moss,不会是剧组图省事吧”;
“哎要真这么说,观彼岸发展轨迹,几乎都踩在每一个风口,叫Moss还是有说法的。”
这些网友真实的赞誉,彻底击碎了所有质疑。
由于豆瓣已经完全由彼岸控股,所以不会出现那种明明影片上映,却抱着把观众骗进影院,能骗多少是多少的心理,迟迟不敢开分的情况。
春节档所有影片在一天之内全部开出评分:《流浪地球》以9.0分高居榜首,《疯狂的外星人》6.7分,《飞驰人生》6.8分.
豆瓣上的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票房的晴雨表。
随着《战狼》和《哪吒》官微发表联动海报助力,《流浪地球》的票房就像影片中点燃上万行星发动机一样,一骑绝尘。
排片占比从首日的18.4%跟其他几个热门影片并驾齐驱,到初三开始单日票房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排片率一路攀升至40%以上,上座率稳居第一。
影院座无虚席,IMAX场更是一票难求,“小破球”的爱称传遍全网。
人们突然意识到,华夏科幻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
它不再是一个构想,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
《疯狂的外星人》与《飞驰人生》固然优秀,但在《流浪地球》掀起的观影海啸面前,只能退居二线。
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当其他影片仍依赖喜剧套路与明星效应时,《流浪地球》凭借其重工业质感与东方式家园情怀对电影格局进行了一次洗牌。
彼岸的资本与理念,郭帆团队的执着与匠心,无数观众的支持与好评——所有这些力量汇聚成一股洪流,推动着这艘华夏科幻的方舟,碾过所有的质疑与偏见,向着崭新的领域飞去。
从此,华夏科幻电影被划分为两个时代:
《流浪地球》之前,与《流浪地球》之后。
史称——“华夏科幻元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