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决策千里之外 (第2/3页)
大了,恐会引来不测。”
其实话说到这份上谁都知道那不测究竟是什么不测,他们是真的怕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担心如果这里爆发出什么问题,然后自己处理不当就会把在远方的某人引来。
那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狩猎的雄鹰,整日盘旋在头顶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会被斩草除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恰恰就是这份忌讳才让夏林如今有了可乘之机。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人发出过质疑,说他们都惧怕成这样了,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出击把他们一网打尽。
拜托……这里是蜀地,那个一座城池能抵抗蒙元大军三十六年之久的蜀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这地方,即便是夏林的队伍也仍然需要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而去,而他们本来就是靠着先进的后勤补给系统才能战无不胜,脱离了那强大的后勤保障,失去了重火力的支持,那可就是犯了兵家大忌——以己之弱克彼之长,那这玩意能不能赢是一说,即便是赢了那损失得大成什么样?
战争本质上也是利益的博弈,如果一场战争最终的结果是入不敷出,那得多穷兵黩武才会非要去打这一场仗。
要知道夏林恨倭国几乎不共戴天,但这都还是要时机成熟之时并且确保有丰厚的战争回报才会正式拉开序幕。
他又怎么可能去打一场明知道一定会损失惨重的战争呢?这不是他夏道生的风格,更不是任何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格。
所以有些事真的急不来,蜀地是块难啃的骨头,这一点天下无人不知。
之后的日子,有许多密探索性就混在了那些民众里头,然而接下来的时间,老道士先是自掏腰包买下了大片山林,然后带着这些失去了田地的农民开始垦荒,种植经济作物、粮食,还有一部分则开塘养鱼,白天干活晚上这传授各种专业知识,还真的就是一副铁了心要济世救民的样子。
很快当地情报机构对他们的监管就松懈了下来,主要还是因为那些密探实在是干不了农活,这就好比卧底毒枭大本营但最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开心农场,每天屁东西找不到就是搁那给韭菜加竹笼憋韭黄。
这玩意如果不是真的需要一份生计的人谁能干的下去,又累又脏,还捞不到什么油水,勉强也就混个糊口。
然而老道士这也是严格按照夏林提出的方针执行,换而言之这就是一次初级的筛选,因为如果不是真的谋求生路之人,肯定是吃不下这苦的。
随着聚集过来的人愈发的多了,差不多前后有了个两千人的规模,他们的农场也变得越来越大,上的税也随之水涨船高,当地的县令每日只需要一睁眼就有银子入账,即便是他心中隐约感觉到了不安,但看在税收和政绩的份上,他不但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帮着这老道隐瞒人数来缓解上头对他的忧虑,而那少报的一部分人多出来的人头税自然也就落到了他自己的口袋中。
这就是夏林决策中的“不赌他神志不清,就赌他满心欲念”,很显然夏林赌对了,财富带来的猪油蒙心让那县令不但不阻止这个道观下的田地扩展,反而还会将老道士视为座上宾。
“徐道长,今日老朽又来叨扰了。”
县令带着一些伴手礼登上了道观的门,老道士连忙迎了他进门,两人就如老友一般谈天说地。
但突然县令话锋一转:“徐道长,我看当下百姓在清风观下都很不错,我倒是有个想法。”
“还请大人明示,老道愚笨,猜不透猜不透。”
县令哈哈一笑,伸手指了指老道士:“你啊你啊,都是成精的老鬼,就不要在我面前说猜不透的事了。”
他说完之后清了清嗓子:“你我如今为好友,那我不妨便直说了。”
“请。”
“事情是这样的,这几个月春耕刚过,周围几个县大约有近五千户的佃农。你说说,这春耕都过了,留着这些佃农在庄户里吃闲饭谁能乐意呢,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嘛……”县令舔了舔嘴唇,轻笑一声凑上前道:“这些佃农我打算要过来,就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