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夏林可不是省油的灯 (第1/3页)
而就在夏林的西南攻略展开的同时,火车的公众展示也正式的拉开了序幕,虽然浮梁的人大多都已经看到过这个东西了,毕竟它可测试了几个月,各项数据都微调了几百次,每天都哐哐在路上跑,但真正的官宣与大家见面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这日虽然大家或多或少都看到过火车的英姿了,但一早上天都没亮在始发地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哪怕是稍微偷了点懒的人都得站到边边角角去。
书院为了今日还特意调休了一天,就为了能让孩子们看到这一幕。总之就是整个场地那叫一个人满为患,根本就没有立锥之地。
早上七点左右,虽然已是深秋,寒气逼人,但当旭日升腾而起的瞬间,火车上的红布被扯下,一声汽笛撕破了黎明的安详,这庞然大物拉着数百吨的货物就这样缓缓的动了起来。
数百吨,准确一些说应当是四百二十吨货物,这在夏林看来简直就是小卡拉米的装货量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它就是拉着一座座山在往前跑,毕竟这次为了体现出货物拉的多,上头装的大部分都是粮食、木材和一些布匹细软或者瓷瓶箱子等等质量较轻的东西所以看着就是满满登登。
但即便是这样,火车这一趟那也绝对不是马匹能够相提并论的,它那巨大的身躯在人群的惊呼声中慢慢开始加速,无数人追着它跑啊跑啊,一直到体力耗尽,接着便是有人骑着马一路跟随,可即便是骑马跑了一阵却也是跑不动了,只能看着势头不减的火车一点一点的消失在自己的面前。
铁轨铺设到了洪都府,这也是浮梁到洪都的第一条铁路,终究还是小王爷的撒泼打滚战术有了作用,据说为了这条铁路,小王爷穷尽了一生的手段,这位一贯儒雅内敛温文尔雅的王爷甚至还跟工部尚书打了一架,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打得惊动了三省六部,最终还是老王爷出面调停才算是作罢。
最终三省也是让步了,第一条铁路修到洪都就修到洪都吧,但不管怎么样第二条铁路一定要通往金陵,所以现在火车开通的同时,修路的工人正在为通往金陵的铁路铺设地基,甚至如果仔细听还能听到远处隆隆的爆炸声,那是火药在开山的动静。
而全世界第一个火车站上头的标语也明确的写上了“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八个大字来彰显自己的决心。
从浮梁到洪都,单人单骑八百里加急只需要一日便能抵达,若是水路最快是需要三日才能抵达港口,还需要一日到两日才能抵达洪都府。但若是大宗商队走陆路,全程大概需要十二日,这还是路修的比较好的前提下。
但火车却是能在拉着一个满载商队货物的前提下朝发夕至,所以这边出发了,小王爷那边也早早的做好了迎接准备。
这洪都府的盛况那可也一点都不比浮梁的差,要知道论人口来说洪都府作为中南部的首府,本来就是一个不愁吃喝的鱼米之乡,即便放在以前也是人口屈指可数的大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总人口甚至已经跟金陵相差无几,在经过了金陵之变后,洪都府的人口完成了第一次人口反超,今年的大朝会上整个江南道报人口两千四百万人,洪都府一家便占了差不多两百万人,成为了超越长安、金陵的天下第一府。
两百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消息传播的速度当然是恐怖的,而民众观看火车的热情那更是空前高涨,基本上过了鄱阳湖之后,沿途就开始站上了人,越到洪都府时人便越多。
等进入到洪都府境内的时候,小王爷甚至不得不出动军队来维持秩序,否则这帮家伙都恨不得躺在铁轨上占位置。
时间缓缓来到了下午时分,临近傍晚。这会儿天边已经慢慢出现了红霞,小王爷带着妻儿来到了洪都府车站的站台之上,周围的各级官员分列两边,剩下乌央乌央的都是百姓。
“王爷,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小王妃忧心忡忡的问了一句,要知道为了今日之事,自家的王爷可没少吃苦头,去京城跟尚书互殴都不算什么,光是把铁轨接入这边的花费几乎就掏空了三成赋税,再加上今日这么大阵仗,若是真有什么闪失,那丢失的可不只是名声那么简单。
“放心,道生办事没有十拿九稳他是不会动手的。”
果不其然,就在他们聊天的空档,一声嘹亮悠长的汽笛声远远传来,原本喧闹的站台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包括小王爷在内的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朝汽笛声传来的方向张望了过去。
差不多一刻钟后,那烟囱冒着熊熊光火头顶还顶着一盏如太阳般明灯的大灯,就这么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过来了。
伴随火车入城的还有那百姓海啸一般的呼声,他们随着已经减速的火车一路奔跑,带着一种没见过什么世面但生命力拉满的美感。
小王爷此刻也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即便是他这样位高权重之人看到这个大家伙缓缓而来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紧张。
“化儿,烟花呢!”小王爷这会儿扯了一下旁边的大儿子:“烟花!哎呀,你这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