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此去西域,山高水长 (第2/3页)
是时候该把目光投向那片更广阔也更复杂的土地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还得确保这边的事情真正上了轨道。尤其是那位玩心大起的皇帝,得给他紧紧弦。
当晚,夏林设宴款待景泰帝和徐世绩,算是为接下来的分别做准备。酒过三巡,夏林正色对景泰帝道:“陛下,玩归玩,闹归闹,正事不能忘。我走之后,岭南道的政务,尤其是与商团的对接、后续政策的落实,您得帮着徐三哥把关。可不能全都沉迷在拍戏里。”
景泰帝几杯酒下肚脸色微红,挥着手道:“放心放心,朕心里有数!不就是当个监工嘛!我保证,等你从西域回来,这地方绝对焕然一新!说不定比你的浮梁还热闹!”
夏林笑了笑,不置可否,接着又对徐世绩举杯:“三哥,这边就交给你了。剧本我完善了不少细节,放在了你的书桌上。拍摄周期长,难度大,遇到问题多跟技术团队商量,实在解决不了就给我写信。”
徐世绩郑重地点点头:“道生,一路保重。等你凯旋,我请你在这里喝我亲手酿的酒!”
三人举杯,一饮而尽,耳畔奏响的音乐,却当成是分别的序曲。
在岭南又盘桓了数日,将诸事安排妥当,并与景泰帝、徐世绩等人再三叮嘱后,夏林终于踏上了返程的路。
回程的速度快了许多,不再有考察和应酬,一路疾行。沿途所见,与来时又有不同。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动工修建新的驿道、货栈,商队的旗帜也明显多了起来,显然皇帝西巡和商务考察团带来的效应正在迅速发酵。夏林心中稍感安慰,这片土地,总算是在向着好的方向艰难前行了。
抵达浮梁时,已是初夏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香气,街市比离开时更加繁华了几分。豆芽子的那座不夜城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与不远处略显冷清的陆家旧宅形成了鲜明对比。
夏林没有惊动太多人,直接回到了自己在衙门后街的小院。豆芽子似乎早已算准了他的归期,正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慢条斯理地剥着莲子。
“回来了?”豆芽子头也没抬,将剥好的莲子推到他面前,“岭南那边折腾完了?”
“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有拓跋靖和老徐盯着。”夏林坐下,拿起一颗莲子丢进嘴里清甜微苦:“你这边动静不小啊,陆家这就垮了?”
豆芽子冷笑一声:“他自己作死,怨不得旁人。变卖家产得来的钱,投了什么海外香料、南洋珍珠,结果船队遇上了风暴,血本无归。又想去赌场翻本,死得片甲不留。现在欠了一屁股债,听说准备跑路了。”
夏林摇了摇头,也没真把一个不起眼的商人当回事。商场如战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有输光的觉悟。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宝珠呢?”
“关在公主府里抄女戒呢,长公主亲自看着。”豆芽子撇撇嘴:“算是消停了。倒是你那个好皇帝,在岭南玩得乐不思蜀了吧?听说还要演电影?”
夏林想起景泰帝那副戏精上身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随他去吧,好歹也算办了件正事。”
两人正说着话,秘书小王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大人,孙九真求见,说有西域紧急情报。”
夏林神色一正:“让他进来。”
孙九真风尘仆仆,显然也是刚赶回来不久。他行礼后,立刻呈上了一份厚厚的卷宗:“大人,六部弟兄们传回的消息都在这里了。西域局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
夏林接过卷宗快速翻阅起来。豆芽子也放下了手中的莲子静静地听着。
“李唐方面,李唐皇帝与长孙无忌等人并未放松对西域的渗透。他们利用商路,拉拢了不少西域小国,尤其是南路诸国,态度暧昧。”
“北汉刘氏更是直接陈兵边境,其大将刘旻率领五万精锐,已进驻车师故地,摆明了是要趁火打劫或者阻止我们统一西域。”
“而我们之前支持的西域都护府旧部,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以卓恒将军为首的新军派希望我们尽快出兵,横扫六合,但还有一部分本土派系则倾向于稳扎稳打,甚至担心我们势力过大,会反客为主……”
卷宗里的信息纷繁复杂,勾勒出一幅西域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暗流汹涌的图画。夏林的眉头渐渐锁紧。
“卓恒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