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37、此去西域,山高水长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837、此去西域,山高水长 (第3/3页)

何处?”他放下卷宗问道。

    “王将军目前驻扎在楼兰故地附近的鄯善城,手中能直接指挥的兵力约有三万,是我们目前在西域最可靠的支点。但他四面受敌,压力很大,多次来信催促朝廷发兵。”

    夏林站起身,在院中踱了几步,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看来这趟西域之行注定不会太平静了。”他喃喃道。

    豆芽子看着他:“准备什么时候走?”

    “等俩孩子过了百日。”夏林语气坚定:“这次无论如何我都要陪在身边。”

    豆芽子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她是了解夏林,这人平时看似随和,但在这种大事上,他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需要我帮你做什么?”她问。

    “帮我运输粮食、军械。”夏林停下脚步看着她:“尤其是那种新式的火箭弹和配套的弹药,越多越好。西域地广人稀补给线长,我们需要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知道了。”豆芽子言简意赅,“独孤家和唐家的商队会与新军全力配合,保证物资供应。”

    接下来的日子夏林变得异常忙碌。他不仅要处理积压的政务,更要为西域之行做全方位的准备。调兵遣将,筹措粮饷,研究西域地图和情报,与兵部、户部的官员们扯皮。几乎每天都忙到深夜。

    浮梁的军工体系开足了马力,工坊里日夜不停地传来锻打和试验的声响。一辆辆满载军械物资的马车,沿着新修的驰道,源源不断地向西驶去。

    在这紧张的备战氛围中,糖宝儿跟长公主二人终于临盆了,两人的时间差不多,过程很顺利,各自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听云小姐看样子也快了,估计也就在这几日,但美中不足的是听云如今是独孤大运的妾室,自己不好抱着人家独孤大运的孩子招摇过市。

    景泰帝不在,给孩子赐名的重任阴差阳错地落在了赶回来的老张头上。老张看着夏林,又看看孩子,憋了半天,来了一句:“此子眉宇间有英气,将来或可承父志,就叫夏承志吧。”

    夏林:“你还是回去写你的青楼三部曲吧。”

    最终,大名则暂时搁置,等夏林从西域回来再说。

    孩子百日宴那天,浮梁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夏林广发请帖,无论是朝中同僚、军中将领,还是商界巨贾、书院师生,乃至普通百姓,皆可来喝一杯水酒。宴席就设在衙门口的空地上,流水席摆了几百桌,气氛热烈而融洽。

    夏林抱着一手一个自己的小兔崽子接受着众人的祝福。他看着眼前这片他一手打造出来的繁华盛景,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希望和活力的面孔,心中那份西行的决心更加坚定。

    他要守护的就是这一切嘛。

    百日宴后的第三天,一切准备就绪。夏林辞别了家人和还在襁褓中的儿子,转头翻身上马,挂帅而去。

    浮梁城外,三万精锐新军已列队完毕,旌旗招展,刀枪如林。除了常规部队,还配备了装备了大量各类火炮的神机营以及一支由能工巧匠组成的后勤技术团队。

    “我把你喊来,你知道我意思的,朝中的事情你最好安排好一点,江南道是一点事都不能出。”

    “我既然肯来,那自然是已经安排妥当了。滕王第三次出山了,有他镇场子肯定没问题,只可惜郭帅身体不太好,实在没法组成文武双绝组合了。”老张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我临行时郭帅还提到你呢,问你会不会回京,我说西域当下容不得耽误,稍微有些差池便是又到了九月刮白毛风的时候了。”

    夏林叹了口气:“我也没想到西北局势变化这么多这么大,罢了,等我回来的吧。”

    “他的身子骨恐怕等不到你回来了。”老张侧过头无奈苦笑一声:“故人终究陆续凋零。”

    夏林没再说话,现在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默默的换上了一身轻便的戎装,骑在马上回望了一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浮梁,然后猛地一拉缰绳调转马头。

    “出发!”

    一声令下大军开拔,铁流滚滚向着西方,向着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土地进发。

    此去西域,山高路远,故人渐稀。但他知道有些事是没办法的,忠孝不得两全的事,即便是他也难以幸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