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10.逮猪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310.逮猪 (第1/3页)

    说到猪头。

    眼尖的热心网友在另一个地方也发现了猪头。

    就是虽然挂着“央视军事频道”,实际上是“央视做饭频道”,专门在每天晚上九点半准时放炊事班小故事深夜放毒的那个地方。

    “万里之外,青藏高原,天高地阔,风轻云淡。”

    “但驻训绝不轻松,训练又苦又累。”

    “炊事保障绝不简单,挑战连续不断……”

    “这次我们来到了戍边模范连,海拔4500米驻地,在这里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果然又是炊事班的小故事。

    做饭频道不忘初心。

    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进入驻地厨房,这里有一位作训服肩章上挂着二条金黄色细杠和一条折杠的看年纪四十多岁士官长。

    正是连队的炊事班长。

    而他正在……打电话。

    “快中午啦,想好吃什么没有,点菜!”炊事班长有一副大嗓门。

    而在电话的那头,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语气很是亲热。

    “老班长,我们还想吃昨天的红烧肉,还有排骨,还有丸子,最好再有个溜肥肠……”

    炊事班长戏谑的把他话打断,“你们吃的还真不少,吃一身肉等下来的,看连长怎么训你们。”

    对面的声音一点都不担心,“每年就这几个月能吃口热乎的,您还不让吃点好的啊?”

    这话炊事班长可不爱听了,假装生气道:“天冷的时候没让你们吃热乎的咋地?”

    电话那边马上哭诉,“冬天时候吃了七个月火锅,您肉还切得那么厚,送上来梆硬,丢出去能砸死人……”

    “你们那么高丢什么不砸死人。”炊事班长笑骂道,“肉厚了不会切切啊,上面不是有厨房么。”

    “任务重。”

    “我看是懒吧,我是看出来了,你们宁愿负重五公里,也不愿意进厨房改个刀,要不也不至于七个月天天涮火锅……”

    俩人就跟闲聊天似的聊了一阵。

    炊事班长这才又转回正题,“肥肠还没送来,溜肥肠明天给你们做。今天就做个红烧肉,做个香辣排骨,早晨摘的辣椒挺好,再做个辣椒炒肉。别吃那么多大荤,来点素的,白菜炒豆腐,蒜蓉空心菜,再给你们来条鱼吧,糖醋鱼。就这些了,咋样?”

    三个肉菜两个素菜还有一条鱼。

    听得电话那边好像已经在流口水了,忙不迭的答应。

    “行,就这样,等着吧。”炊事班长挂掉电话。

    拍摄的记者这才走上前去,对着镜头介绍说,“这位就是高原某部戍边模范连炊事班长王耀晖,入伍七年,延期服役五年。他十年如一日钻研厨艺,提升炊事班整体水平,在多项保障任务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后勤保障标兵。”

    原来是一位扎根在高原的资深老班长。

    介绍完后,记者问道:“请问王班长您刚才在和谁打电话?”

    “哦,是驻守在高山上哨所的战士。”王班长斜着遥指一下,“那边条件艰苦,也没有什么娱乐,每天借着点菜,我就跟他们多聊几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嘛。”

    说完又接着说道:“那边不好走,上下一趟不容易,驻守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才能轮岗。每年就夏天这几个月天气好,补给送上去还不会凉,就趁这段时间多做点好的,让他们吃口热乎的。”

    记者顺着他的话头,进一步解释说,“王班长说的是位于海拔5800米高的边防哨所,年最高温度10摄氏度,最低达零下30摄氏度,每年大雪封山七个月以上,雷击、雪崩等自然灾害频繁,又被称为‘雪山孤岛’。”

    王班长也继续接口道:“可不么,条件苦着呢,前几年才通的水电和网。原先只有观察哨和一间宿舍,后来才慢慢扩建出宿舍、厨房、娱乐室和图书室。氧气也才刚挂到床头,才能用上电器,新鲜蔬菜补给也才能运上去。”

    在高原上驻守时间久了,王班长很健谈。

    而此时视频的弹幕中全是欢笑。

    【老班长您是会凡尔赛的】

    【5800米高的哨所啊,有水、有电、还有网,还能打电话】

    【还有新鲜蔬菜吃,还有热乎的,大雪封山七个月吃火锅】

    【千万别让隔壁知道,他们还在刨雪窝子,拿铁皮桶煮冰熬咖喱呢】

    【隔壁那叫艰苦朴素,不像咱这的少爷兵们,野外做红烧肉还要炒糖色~~(狗头)】

    【打仗打的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