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冷酷仙境的凝视 (第3/3页)
了下午四点,太阳开始往雪山背后沉,天色渐渐暗下来,风也变凉了。
战士们加快了脚步,要在天黑前赶到临时宿营地。
而在过去的路上,还要蹚过最后一条融水河,比早上宽了不少,水已经漫到大腿根。
池德海还是走在最前面,他把登山杖插在水里,确认脚下的石头稳了,才喊:“跟上,一步一步踩实!”
王振跟在他后面,左手抓着池德海的背包带,右手扶着身后的记者。
记者颤巍巍双手抓着王振的臂膀,在融冰里艰难行进,水裹着冰碴子,冻得他腿发麻,可他不敢停,一停就怕站不稳。
徐源已经抢先走到了前面,卓金璐则在最后,他的腿也已经开始打颤,再不说自己体力好。
这不是体力的事,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恐惧。
徐源伸着手回头喊:“小卓,把手伸过来!”
卓金璐赶紧抓住他的手,那只手粗糙得全是茧子,却暖得像团火……
最后彭德伟一手举着摄像机,一手搀扶着摄像师,艰难的蹚过融水河。
岸边众人这才齐齐的松了口气。
赶紧在池德海的带领下快步往前跑。
好在已经很近了,穿过河滩,再绕过一道山梁,眼前出现了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小窝棚。
这里就是巡逻路上的临时宿营地。
是之前一次次巡逻时搭起来的,能挡住夜里的寒风。
终于到了宿营点,大家放下背囊,先收拾干柴。
七月的山上干柴不好找,只有在岩石缝里能扒拉出些枯苔藓和断树枝。
好在临时营地里有准备好的干柴和酒精块,这也是之前准备的,返程时候会路过一片树林,每次巡逻战士们都会捡一些带上补充进来。
池德海负责点火,因为太冷了,他划了三次火柴才点着,火苗窜起来时,大家都围过来烤手。
王振从背囊里掏出防寒服,分给每个人:“把湿衣服都换了,夜里冷,睡觉别脱衣服,把帽子也戴上。”
嘻嘻索索换好了衣服,湿衣服挂起来晾干。
彭德伟又从他的大背囊里取出两个铝饭盒。
徐源搓搓手,赶紧接过来,念叨着,“想一天了,可算等到咯。”
一边念叨着,一边把两个饭盒的把手交叉别在一起,两个饭盒连在一起,放在火堆的架子上。
这架子也是他们拿钢筋自己做的,用的时间不短了,已经被烧的黑黑的。
饭盒打开,里面是装的满满的酸菜、血肠、五花肉片和冻豆腐炖菜,被紧紧压实,连着汤冻成了一整个结实的“菜砖”。
这是昨天晚上炊事班给做的,做了好几盒,让他们带着路上吃。
此刻,在火焰的舔舐下,这块“砖”正在慢慢融化、分解,“咕嘟咕嘟……”
汤汁散发着热气,慢慢开始翻滚,声音在这万籁俱寂的高原夜里,显得格外温暖。
随着“砖头”的融化,那浓郁的香气霸道地冲破了稀薄寒冷的空气散发出来。
酸菜经过长时间炖煮后特有的、令人腮帮子发酸的醇厚酸香,五花肉油脂被彻底熬煮出来的丰腴肉香,还有血肠那独特的内脏香气和香料味……
所有这些味道混合着热气,猛烈地冲击着七个几乎被冻透、耗尽了全部体能的战士和记者的嗅觉。
引起一片“咕咚”、“咕咚”吞咽口水的声音。
“班长,好了没?”年轻的卓金璐咽着口水,眼睛死死盯着饭盒,篝火的光芒扫过他干裂的嘴唇。
“别急!”王振用筷子戳了一下血肠,感觉还没有软透,“气压低,水滚了也不到一百度,得多煮一会儿,不然心里头还冰着呢。”
一边说着,一边从背囊里拿出一包饼子和馒头,撑着袋子让大家分。
这也是昨天炊事班给做的。
池德海拿了一个饼子,捏了捏感觉有点硬,找两根筷子戳起来,放在火边慢慢烤着。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终于,班长王振又拿筷子戳了戳饭盒里,感觉这回是可以了。
宣布一声,“开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