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 枪击案!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33章 枪击案! (第1/3页)

    无论是什么技术,都只是一种技术,而不可能占领一个概念。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所尼分部负责人的话倒也没错,微型硬盘的概念,不是陈庆宇提出来的,也不是只有IBM会做。

    市面上的硬盘大厂,或者只要拥有储存技术的厂商,都能做出自家的小型硬盘。

    但能做出来,和需要用多长时间做出来,是两个概念。

    一门技术的落地,需要至少经历几个步骤。

    各家的流程各不相同,但具体到细节其实大差不差。

    先发申请,上面看了申请批准,然后再成立团队,团队研发论证,验证通过,签订生产合同,最后才是组装到具体产品。

    其中每多牵扯到一环,都有可能耽误几天的时间,就算整个相关团队都是精英,每一环都能在三天内搞定,时间也依旧不够用。

    更何况三天完成一环,这根本就不可能,而且还是在速来效率缓慢的岛国,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研发团队是总部人员,拿着高薪,享受着最多的资源,都是精英,还能保证一下效率,但是具体到培训生产线上,这就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活。

    生产线上有成千上万的员工,一批批培训,少说也是十天半个月才能搞定。

    刘厂长只有两条生产线,一个人就能照顾过来全局,但就算这样也花了至少一周时间,才把所有员工都培训完。

    而像是富士康一样的跨国性集团,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了。

    当然,所尼也不一定亲自做这些事情,但至少需要留出时间。

    陈庆宇看着新闻报道里的所尼分部负责人,处于保险起见,把整件事情重新复盘了一遍,才总算放下心来。

    还是那句话,他相信所尼有能力,也有资金研发自己的小型硬盘,但是时间来不及。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双方又来回拉扯,虽有起伏,但依旧是按照正常流程进展。

    IBM派出了专业团队负责这件事情,所尼的律师团队人数多,根本不是陈庆宇能够搞定的,但背靠大树好乘凉,陈庆宇甚至不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