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5章 ,社死,干柴遇烈火  1987我的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05章 ,社死,干柴遇烈火 (第1/3页)

    从淋浴间到卧室床上,两人重新诠释了什么叫干柴烈火。

    麦穗内媚属性在这一刻得到前所未有的爆发,让李恒蠢蠢欲动,心潮澎湃。

    正当两人热吻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正当两人打算坦诚相待的时候,麦穗忽然掉起了链子。

    只见她抽离他的嘴唇,气若游丝地请求:“别,别这样好不好?”

    李恒没做声,双眼被高涨的情欲和渴望充斥满,一动不动看着她。

    麦穗伸出右手在他脸上摩挲,难为情地说:“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公,可我向宋妤承诺过。”

    承诺什么?

    她曾向最好的姐妹宋妤承诺:宋妤一天不和他交好,她就守一天身。

    这是她对宋妤的内疚。

    也是她在尊重宋妤,回馈宋妤。

    回馈宋妤没有为难她,没有责怪她爱上闺蜜的男人。

    听到“宋妤”二字,李恒愣了半晌,随后从麦穗身上翻下来,平躺到床上,对着天花发呆。

    麦穗双手把被扒开的睡衣拢好,歉意说:“对不起。”

    她的声音很小,几乎微不可查。

    但卧室太过安静,李恒听得十分清晰,却什么动静。

    屋内的时间和空气彷佛冻僵了,静止了,久久无声,陷入死寂。

    如此不知道过去多久,李恒叹口气,侧身凝视着她。

    良久,他伸出双手帮她把睡衣腰带系好。

    在她忐忑不安中,李恒凑头亲吻她额头一下,缓沉开口:“别说对不起,是我的错,我既爱上了宋妤,也爱上了你,怪就怪在我太贪心。”

    麦穗含情脉脉地望着他,双眸忽地隐现泪光。

    李恒见不得自己女人这样,把她抱在怀里,安慰道:“今晚不许多想,我们睡觉吧。”

    “好。”麦穗在他怀里找个舒服位置,乖巧地闭上了眼睛。

    两人的爱,最初平淡;现在汹涌浓烈,深情难抑;可是以后呢,李恒没郑重许诺过,但麦穗却已经规划好了一生。

    只要还活着,无论他去哪,麦穗都会寸步不离,好好爱他,照顾他。

    这一晚,两人从欲望高山忽然坠落到心平气静,没有任何突兀,过程没有煎熬,没有任何不适,有的只是温馨。

    麦穗对此很知足,枕在男人的胸怀入眠,特别幸福。

    …

    第二天,周诗禾一家人走了。

    一起的还有没脸没皮的孙曼宁。这妞临走前大喊:老娘要去探索大世界,单身狗也有春天,受够你们这对狗男女秀恩爱啦。

    李恒龇牙咧嘴听得很不爽,直接就是一jio过去,把这二货脸都给吓绿了,一溜烟跑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恒一直在看书写作,养好脚后,早上坚持晨跑锻炼身体,饭后散散步。

    麦穗像个贤惠的妻子,始终陪伴在他身侧。

    他打球时,她在台阶上坐着看,偶尔帮忙捡捡篮球。

    他晨跑步时,她跟着跑。

    他写作时,她在书房陪同,给他端茶倒水。他累了时,给他按摩,陪他说话解闷。

    两人相处怡然自得,把友情、亲情和爱情全部交融在一起,很是舒心。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农历十四,也即元宵节前一天。

    今天是个晴天,适合踏青、散步和拍照。

    傍晚时分,李恒和麦穗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闲逛时,被曦园小桥流水的夕阳美景吸引住了。

    麦穗抬头远眺:“天边的晚霞好漂亮,李恒,我们去桥上拍张合照。”

    说着,不等他回复,她一手拿着新买的相机,一手拉着他手腕往小桥流水跑。跑动过程中,她不时回眸笑一眼,像春风一样把他的心都给化了。

    李恒情不自禁迎风喊:“麦穗,你好美!”

    前面的麦穗柔媚笑着,“是吗,你再说一次。”

    李恒喊:“麦穗,做我女人吧。”

    听闻,麦穗停住了脚步,尔后转身附到他耳边,轻轻说:“过几年好不好,我迟早都是你的。”

    李恒被她的风情感染了,忍不住亲她一口,又亲一口,又又…

    麦穗很是配合,红唇微张,和他回吻了好几下。

    某一刻,两人相视笑了,幸福地奔向小桥流水,开始拍照。

    今天两人已经踩过点了,偌大校园里除了几个老师外,基本没什么人。在这一僻静角落就更加了,他们可以比往常放得开一些。

    拍单人照,用傻瓜模式拍合照,取不同背景拍,两人一时间玩得不亦乐乎。

    期间,就在他从后面拦腰抱着她拍亲密照时,旁边小道突然拐进来两个人,魏泉和魏晓竹。

    看到甜蜜的两人,姑侄俩一愣,下意识停在了原地。

    李恒和麦穗反应也不慢,在姑侄俩刚出现的刹那,也立马从搂抱中松了开来。

    隔空对望,麦穗面皮薄,有些招架不住。毕竟她不是李恒的正牌女友,就算复旦大学从老师到学生都清楚两人的暧昧关系,可这样正儿八经被学校一老师撞见时,还是有些心慌。

    即便这个老师是熟人,麦穗也踟蹰在原地,没有像平素那样第一时间同魏晓竹打招呼。

    魏晓竹似乎猜到了好友的难堪之处,笑着主动走过来说:“麦穗、李恒,真是你们呀,刚才你们从红楼前面的小路走过去时,我正好在窗户边,还以为看错了。”

    魏晓竹在主动递台阶。

    李恒脸皮厚实,翻白眼道:“红楼距离小路才多远哪,这都看不清的么?还是说忘记我和麦穗的模样了啊?”

    魏晓竹微笑解释:“哪能。我只是看到你们离去的背影,要不然我当时就喊你们了。”

    经过这么一打岔,麦穗紧绷的身体放松不少。

    魏晓竹打趣:“穗穗,回家过个年,你又变漂亮了。难怪刚才李恒抱着你亲耳垂拍照,真是迷死个人。”

    麦穗脸上悄悄升起一丝红晕,柔声说:“你姑姑过来了。”

    魏晓竹知其意,等到姑姑走近后,立即不再开好友之间的玩笑话。

    李恒喊:“老师。”

    麦穗跟着喊了一声。

    魏泉笑着点头,目光在两人身上打个转,由衷夸赞道:“刚才的拍照画面很唯美,让我想起了读大学的时候,年轻真好。你们很般配。”

    听到“般配”二字,麦穗心里有几分欢喜,又有几分忐忑,悄悄瞧着李恒侧脸。

    魏泉问两人,“你们吃过晚餐了没?”

    李恒回答:“吃过了,吃完才出来散步的。”

    听闻,魏泉看了看侄女,然后说:“那你们聊,我今晚吃得有点撑,再走会。”

    话落,她不等侄女回话,就径直越过三人离开了此地。

    待姑姑一走,魏晓竹玩味问:“要不我也走?不打扰你们?”

    麦穗哪会让她走的,直接拉住她的手,“相机傻瓜模式拍照不尽人意,你给我们拍几张。”

    魏晓竹欣然答应,“好,把相机给我。”

    魏晓竹家境优渥,高中时期就拥有了自己的个人相机,拍照技术自不用说,从取景、到指挥两人站位、再到表情管理,都显得比较专业,一番折腾下来,照片成功率和满意度都比较高。

    随着太阳落山,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此时光线已然不佳,三人收好相机后坐在草地上闲聊起来。

    魏晓竹问麦穗:“你什么时候来的?”

    麦穗说:“初八。”

    魏晓竹略微一思索,就猜到了真相:“特意过来陪他?”

    麦穗默认。

    魏晓竹冲李恒笑一下,“李恒,佳人相伴,一片痴心,好福气。”

    李恒乐呵呵问,“你怎么就过来了,没在老家过元宵?”

    魏晓竹说:“我姑姑打电话叫我过来的。她说一个人孤单,让过来陪她,我不好拒绝。”

    麦穗问:“你姑姑也可以在连云港过完元宵再出来的呀?”

    魏晓竹声音降低几分:“姑姑和我奶奶大吵了一架,初六早上天还没亮就负气走了。”

    麦穗惊讶,没想到平时一向和和气气的魏泉老师还有这样脾气的一面,“为了什么?”

    魏晓竹想了想,说:“催婚。奶奶给她相了一个对象,对方对她很满意,但我姑沉浸在过去的感情中,压根没这心思,说要丁克,于是…”

    后面的话没说了,但大家心照不宣。

    麦穗和魏晓竹一段时间未见,今晚相聚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谈着,不知不觉间就过了9点。

    李恒抬起左手腕瞅眼手表,对两女说:“有点凉了,要不回庐山村再继续?”

    麦穗看向魏晓竹,一脸期待。

    魏晓竹有些顾虑,半真半假玩笑问:“我过去,会不会影响你们相亲相爱?”

    李恒伸个懒腰,悠悠地开口:“得了吧,晓竹同志你也不是外人,难道还不晓得我和麦穗的感情么?别说你了,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影响不了喽。”

    魏晓竹笑逐颜开,在麦穗耳边低语:“守得云开见月明,真替你高兴。”

    麦穗羞涩没回应,但看向李恒背影的眼神却有几分痴。

    魏晓竹把闺蜜的神情尽收眼底,想了想,她举起相机,给走在前面的李恒拍了一张特写。

    拍完,她说:“今天十四,月亮比较圆,他走在月光下还挺有意境的。”

    麦穗说:“帮我洗出来。”

    魏晓竹一口答应。

    三人绕道了一趟红楼,跟魏泉打个招呼,随后径直往庐山村赶。

    只是走着走着,半路遇到了张兵和白婉莹,前者推着后者貌似也在散步。

    正面碰上,躲都没地方躲,乐观豁达的白婉莹率先开口:“今天是个什么好日子?出门就把咱们复旦大学的精华一网打尽咯?”

    李恒露出整洁干净的牙齿,特阳光笑笑问:“老张,都这个点了,你们不在五角场呆着,怎么跑学校来了?”

    张兵不善言辞,右手绕绕后脑勺说:“婉莹突然想来学校走一走,想着这边也有租房,就过来了。”

    听到这话,李恒、麦穗和魏晓竹三人脑门上同时冒出一行字:张兵真宠白婉莹。

    麦穗走过去同白婉莹寒暄几句,随后发出邀请:“晓竹要和我们回庐山村,你们一起过去不?”

    白婉莹有些心动,问李恒:“大作家,方便不?”

    李恒笑点头:“瞧你这话问的,太见外了,又不是没去过,走,走起!”

    说走就走,三人变成五人,不一会儿就回到了庐山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