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 (第1/3页)
杨文东自然知晓内地在整个80年代对于外汇的看重程度,想在这个时间点赚国内的外汇,有些异想天开了。
不管是汽车还是其他项目,杨文东的投资,主打目的还是现在先打开市场,培养客户,等未来90年代之后,国内外汇问题缓解了,那个时候,就是大赚的开始了;
从大众就能看出,他们早期答应不赚内地的外汇,然后90年代之后,每年不知道能够赚取多少百亿甚至千亿资金,整个大众集团,如果没有内地市场,那在未来恐怕连现代汽车品牌都比不过。
而且就汽车项目而言,他本来就是准备在亚洲好好开拓市场,自己早期花费巨资投入汽车零售店,除了坐享地产上涨的分成外,也想着发展自己的汽车的;
如今自己旗下只有mini,还得从英国运货,这个时代虽然有滚装货轮了,但mini又没有那么大的运输量、且东南亚都是海岛,每一个国家数量不多,这就导致从英国运输过来的海运成本极高,高到根本没办法与日系车竞争,另外名气本身也比不上;
所以想要在亚洲做好汽车市场,那就必须要利用亚洲的生产基地,也就是内地了;
这样既可以开拓国内市场,也可以开拓东南亚市场,这两个市场,可都是很新的,任何品牌都有自己的机会,这个时代的日系车虽然也开始进军东南亚,但主要力量还是美国,毕竟美国人有钱、且日系车运输到东南亚,也有海岛问题等等;
而这样的商业布局,又顺带着解决了大众都难以解决的外汇平衡问题,这就能够使得项目没了最大的烦恼,可以快速推进了。
“1000家销售店?杨先生的产业可真是厉害啊。”周局长等人也被吓了一跳;
一家店一个月卖一两台,那一年下来,可就是两三万台了,这个数字,都超过上沪汽车的年产量了。
“目前还没有,不过也快了,其实我在美国也有零售店,如果内地的生产成本能够比英国低,那也是可以出口美国的。”杨文东又说道。
他对英国政府是有承诺保住就业,但也就如此了,如果哪一天自己在海外的雄厚销售资源能够提高mini汽车产量,那肯定也会将订单转移到内地来生产;
他才不会在英国增加就业岗位,纯粹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周局长等人顿时喜笑颜开,道:“那可就太好了。”
“想要成本降的更低,那就得进行零部件本土化,这就需要内地这边,能够达成我方的质量要求了。”杨文东又接着道。
任何行业,本土化零部件,都是降本的最佳模式;
比如前世,早年大众丰田等公司垄断内地汽车市场的时候,那可是故意将很多零部件放在本国生产,这才能造就德日很多小镇上有一个小企业,然后镇上的人都是继承工作岗位制,才有了“意林”生活的美好,欧美很多人不需要去大城市打工;
后来比亚迪等国产车崛起,德日等品牌扛不住了,就只能国产化零部件,很多欧美小而美的企业,就只能嗝屁了。
周局长点头道:“这一点,杨先生放心,我方也是意图准备进行零部件本土化的,在与大众的谈判中,也有这方面的要求。”
“这我知道,但是我曾经安排人做过调查,结果可是不太好的啊。”杨文东摇摇头道:‘上沪汽车工厂生产的汽车,可是问题百出啊,很多零部件都不太行,然后用蛮力组装,这些都很常见.’
这个时候,国内汽车品牌,很多还是手工模式,跟海外自动化生产,差远了;
同时零部件方面,也很不稳定,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别说造汽车,就是造家电,杨文东都不放心;
周局长等人尴尬了下,道:“杨先生,我方也试图进行改变,只是这一切需要时间。”
上沪汽车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品牌,他们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