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1章 选址的博弈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71章 选址的博弈 (第1/3页)

    沈局长连忙问道:“什么要求,您说。”

    “我希望大学的面积能够足够大,又或者,土地规划局这边,能够留下足够的地皮,为大学未来的扩建做好准备。”杨文东接着说道:“这一点,其实我也曾经与燕京方面讨论过,但你们也知道燕京市与上沪市,都是很难拿出足够面积的地皮的,但这一点在深海,应该不是问题。”

    固然现在的燕京上沪市区面积还不大,但想拿出足够大的地皮给一所大学还是很难的,拆迁成本也非常的高昂,这一点,也让杨文东不满意;

    他要么不建,要建就建最顶级的大学,目标等级就是清华北大复旦的级别,如此一来,等这所大学未来成为顶级学校之后,他杨文东这一辈子,也算是有一个能够遗留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功绩了。

    而大学想要变大变强,面积不是唯一因素,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足够的面积,那规模就不可能大的起来。

    土地局的林局长道:“杨生,深海市周围还是有很多农田的,如果补偿给到位,我想当地的农民是没意见的;

    至于政府这边,我现在不敢打包票,但他们应该没什么意见。”

    “好,那就跟工厂一样,先建个第一期,但周围留下足够的空地,等以后有社会需求了,我们再扩大。”杨文东笑着说道。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这种大型学校,早期就直接建好,也的确没必要,建起来还不一定能够在软件资源上驾驭的住硬件配套;

    就像修高速公路一样,固然未来大城市之间的高速需要双向八车道,但早期只需要建成四车道就足够了,可征地的时候,要将八车道的土地给征好,不然以后就会有无穷的麻烦以及巨大的征地成本;

    当然,有些设施是需要一次性建好的,比如大桥,这个就是例外了。

    林局长答应道:“应该可以,我回去与市委协商一下。”

    “哈哈,那我就等着好消息,贵方不需要立刻现在商量好细节,只要先答应下来就行。”杨文东接着说道:“具体问题,很多还需要教育部审批的,我这边,过几天去燕京,也会与教育部协商这件事的。”

    一所好的大学,还是不缺外汇的,想要的城市太多了,这种事,未来估计还会有一定的博弈;

    不过只要他这个出资人坚持,其他人再怎么折腾也没用,不过大城市的名字还是要给的。

    两位局长走后,杨文东也是舒了一口气,这件事,也算是即将画一个句号了,自己在内地的教育投资,也算是有了一个初起步了;

    其实,他本来也是可以借机为自己获得一些收益的,比如获得大学周围的地皮,但这样一来,就会影响自己的慈善形象,会被人曲解成,有条件的捐赠,会被当做等价交换,这样就不利于自己了。

    反正现在的深海市,空白地皮多了去了,自己想要,按照流程开发就行了,以现在深海市的地价,对比于未来的价值,可以说是百中无一罢了,没必要这样做;

    且以内地官方的性格,但凡早期在内地贫困时期有做过投资、慈善的,基本上后期都是有其他方面的回报的,这一点,前世的李嘉成、郭贺年、胡应相等等都获得过这方面的好处;

    他也不急于这一会,80年代的内地,除了工业,其他方面就不是来赚钱的,而是早期投入,寻求的是长期回报;

    慈善方面也是一样;

    当然,他本身也是想做一部分慈善的,毕竟自己的钱已经花不完了,那适当的帮助华人群体脱贫,还是值得的,也会有增加他的名气等等好处;

    深海市的另外一边,林局长与沈局长回到市里后,立刻上报了此事;

    市委领导对此事自然非常重视,小学投资的事情直接全票通过,大学这边的事情,诸多领导也是非常欢迎的,但这件事,还是需要上报中央,毕竟,一所顶级的大学,在地位上,很多时候是不受市政府领导的,市政府只不过能够受到学校带来的间接好处罢了。

    未来即使在深海市建一所顶级大学,那也会是中央教育部那边直接领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