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部奋攻歼敌援 (第1/3页)
五更时分,寒星未落,王君廓等部出营。
高开道率五百精骑作为前锋先行,沿着洛水岸边,通往兴洛仓的官道向东北疾驰。
尽管骑兵速度快,但因需与后方王君廓率领的步卒主力保持呼应,高开道并未全力驰行,而是控制着速度。待到天光大亮,晨曦驱散薄雾,其部方行至到了偃师东北约二十里处。
派出的斥候飞马来报:“将军!王当仁部正朝偃师方向开来,现距我军约一二十里。或是其所遣之斥候有漏网之鱼,未被小人等察觉,已将我部消息传回。王当仁部已停下行军。”
——却是兵马行军,肯定要遣斥候探路。高开道遣的也有斥候。一路行来,已获报截杀了数名王当仁部的斥候。但如这个斥候所言,到底是难以尽将王当仁斥候尽数扑灭。
高开道勒住战马,问道:“贼兵力多少、布置如何?”
斥候答道:“启禀将军,总兵力确约五千,步卒为主,骑仅数百。分为前后两队,前队千余,皆为步卒,后队为主力,四千上下,两队相距约三里。现下两队均已停下。”
高开道回头望了一眼来路,烟尘不起,王君廓的主力尚在四五里外。他略估算了下路程,断然喝令:“贼既停军,当是已知我军迎击。儿郎们,随俺急趋进斗,为王将军主力开路!”
从旁一将吃惊,急忙劝阻,说道:“阿耶,贼兵五千之众,我才四五百骑。王将军主力在后四五里外,而贼在前二十里,我若孤军冒进,王将军部主力多步卒,行速慢,不能及时赶到的话,我部恐有不测。不如待与主力会合后,再进击不迟!”
说话此将,即高开道诸多义子中,最为勇悍的张金树。
高开道厉声断喝:“战机稍纵即逝!贼众虽多,然骤闻我军迎击,必已惊疑不定,何惧之有?况若待其稳住阵脚,或竟然撤退,我军岂不反失全功!今正当乘其犹豫,直突其前队,使其自乱,待王将军、罗将军部至,便可合围歼之!此正兵法所谓击其不备之时也!”
他不容再议,便命一骑快马返回,通报王君廓与罗艺,随即高举马槊,令道:“儿郎们,随俺杀敌建功!”纵马当先,就率本部四五百骑如风卷电击,直趋驰向。
尘沙蔽日,二十里地转瞬即至。
正如高开道所料,一边是房彦藻令他增援单雄信的严令,一边是王君廓等先歼李士才、常何,又大败单雄信的赫赫凶名,王当仁这时正是尚处在要不要继续行军,抑或撤退的犹豫状态。
才下令前队就地列阵,后队加速靠拢,迟疑要不要就此先撤。
不意高开道所部骑,已经杀到!
见其数百骑,打着尖锐的唿哨,甲械鲜明,战马奔腾,锋利的马槊在阳光下寒光闪闪,前队阵型未成的魏兵不禁面露惧色,手忙脚乱,弓弩未及引射,高开道等骑已突入百步之内!
前队主将张大忠见高开道等势若奔雷,急令布盾抗击。
然而高开道马快槊疾,盾阵未合,已冲到了阵前,长槊刺出,接连将两名试图组织抵抗的魏军队率挑飞出去。张金树紧随其侧,大呼喝中,面对魏军匆忙竖起的几面盾牌,竟不减速,战马人立而起,碗口大的双蹄重重踏在盾牌上,踹开了一个缺口,身后汉骑蜂拥而入。
“不许退!顶住!”张大忠肝胆俱裂,举槊拍马迎向高开道,试图顶住冲击。
两槊相撞,火星四溅。高开道手腕一翻,格开他的槊,反手一刺,槊尖穿透他的甲胄,鲜血喷溅而出。张大忠从马上摔下,眼神涣散,最后看到的,是汉军骑兵如猛虎般冲进阵中。
两三里外,王当仁在后队中望见前队顷刻间崩溃,惊得目瞪口呆。
左右亲信急进言献策,说道:“将军,汉骑虽猛,仅数百而已!当速令后队结阵固守,并派骑兵前出阻滞,为列阵争取时间!将军速决!”
王当仁回过神来,心知再撤退已不可能,只会演变成一边倒的屠杀。
他赶紧下令,后队的数百骑立即出击,拦截汉军骑兵攻势;其余步卒依托身后不远处的洛水岸边列阵,盾牌手居前,长矛手次之,弓弩手居后,预备依托阵型,进行抵御。
……
高开道虽一举击溃敌军前队,然兵力终究过少。
当王当仁后队的数百骑兵迎头撞上来时,其部的突击势头登时就被遏制。
战场分成了两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