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虽得礼待淮安羞 (第2/3页)
,矜持地说道,“这贼厮仗着数十亲兵护从,尚欲反抗,被俺将其亲兵杀了十余,剩下的四散逃溃,便将这厮擒下,一问才知,原来他就是李寿!”
郑苟子前出半步,抽出环刀半截,厉声斥道:“大将军驾前,你这贼厮,还不速拜!”
徐世绩是惊喜,李神通惊惧,他软得烂泥也似,能坐在地上就已不错,怎能起身拜倒?魏夜叉、洪大师等不由分说,提着个小鸡子似的,把他揪起,欲要强迫他跪拜。徐世绩将他俩阻止,说道:“此西魏柱国李虎之孙,隋长社郡公李亮子也,不得无礼。”
虽然徐世绩出身寒门,非高门子弟,可他有心之下,对当世高门、名族的情况很了解,对高门子弟、名族子弟,也从来都是十分礼敬,——如他之前在李密帐下时,有些因战乱而落魄的高门子弟求食到兴洛仓时,他只要知晓,往往都会以礼相待,款待甚厚。故这时知了单雄信擒来的此人是李神通后,尽管他是李渊的从弟,亦态度客气。——固然,李渊现是汉军的敌对方,因他不提李渊,单只言及李神通的祖、父在西魏、隋时的勋爵、地位。
止住了魏夜叉、洪大师,徐世绩亲上前来,想将李神通扶起。
李神通到底不算无胆之徒,闻得徐世绩言辞客气,惊怕当然还有,稍稍稳住了点神,便顺着徐世绩的力气,勉强站了起来,然只低着头,脸扭向一边,却不来与徐世绩看。
徐世绩温声笑道:“公可闻过单雄信、徐世绩之名?适与公相遇者,即雄信贤兄,俺便是徐世绩。公世代贵胄,世绩久闻高名,不意今日在此相见。仆却有一疑,公缘何身在黄芦关中?”等了片刻,不见李神通回答,就又说道,“胜败兵家常事,公今虽兵败,不足多言。公现虽为我军所得,亦请公放心,圣上素来仁义,对公必无所害。……这位是?”指向柳崇礼。
李神通唯满脸涨红,汗水与尘土混合,如个花脸猫一般,仍是不语。
柳崇礼不必郑苟子等威吓,见到徐世绩当时,就拜倒在了地上,不敢抬头,但知道徐世绩是在问自己,战战兢兢,颤声答道:“敢禀大将军,小人柳崇礼。”
“解县柳乎?素闻柳氏宗枝繁茂,未审君系出何脉?”徐世绩问道。
柳崇礼回答说道:“敢禀大将军,仆系出鄙族主房本宗。”
河东柳氏与薛氏、裴氏一样,几百年的繁衍、迁徙下来,也是分成了好几个房支。大的房支共有三个,一个是留在解县本地的,是为柳氏主房,又号柳氏本宗;一个是永嘉之乱后,从解县迁到汝颍的,是为西眷柳;一个是迁到襄阳的,是为东眷柳。
徐世绩对此熟稔,点了点头,说道:“原来足下所出,系贵族本房。柳公亨、柳公燮等诸公之名,足下当知之?俱出自贵族本房,现并俱得圣上宠用。仆适才已言,圣上宽仁之德,光武不能及也;求贤擢才之渴,汉高弗如,诚迈古之英主也。足下今既至此,无须惶惧。待此间事了,仆见足下送至临汾,圣上见之,必然欣喜,定有大用。”上前将柳崇礼也扶了起来。
却见李神通只字不语,徐世绩暂便就与他不再多话,示意从吏将他两人带下。
等他两个离了高地,单雄信扭脸看了他俩被押去营中的背影,转过脸来,抚须美须髯,笑道:“懋功,左右不过是两个贼俘,李寿为贼渊从弟,唐贼副将,今为俺所擒,其若愿降,或许还有些用处,至若柳崇礼,虽出河东柳氏,无名之辈,何必这般礼重?”
“贤兄所言甚是。李寿若肯降之,对唐贼士气势必重大打击,使之劝降,修化城也许亦可不战而下,固宜宽抚。而柳崇礼虽名声不响,却毕竟河东柳氏苗裔,今解县既已为王土,又柳氏高名於并地,对其稍礼敬,或亦可小助於圣上稳解县诸地之民心,更收揽太原顽城之士心。”
单雄信年岁空长,政治上不如徐世绩,听他说了,才知他也礼敬柳崇礼的用意,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