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明察秋毫定将计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十章 明察秋毫定将计 (第2/3页)

分析,有理有据,深刻地指出了徐世绩、陈敬儿两部汉兵的不同之处。

    窦轨、房玄龄信服。

    房玄龄便说道:“殿下之意,若刘三儿之逃回,果是徐世绩用计,又徐世绩主攻方向只会是在修化,则徐世绩的真实意图,就是明面上哄骗我军,误以为他伏兵在修化城北,却实际杀招是王君廓、苏定方?”

    “王君廓、苏定方皆汉贼骁将。尤其王君廓,他从投李善道的时日不算长久,然河东、河北、山东诸战,每战皆立大功。去年我军与汉贼河东之战时,他就数克我军大将;李善道与李密管城一役,他袭夺虎牢此战,更一举断了李密后路,从而奠定了李善道大破李密的胜基。其人可称敢战、亦能战者也。苏定方年少从军,我闻他早在窦建德军中时就以骁勇闻名,亦李善道得用之将。徐世绩若暗召他两人引骑潜赴修化埋伏,确乎将是对我军的一大杀招!”

    窦轨、房玄龄都听得出来,尽管王君廓是敌方猛将,李世民在说起他时,居然语气里满是欣赏之意。——却窦、房两人实是不知,或者说,就是李世民他自己也不知,原本时空中的李世民,对当时是他部将的王君廓的确是甚为欣赏。征讨刘黑闼时,为将被困洺水城、形势危急的王君廓救出来,李世民乃至用了自告奋勇的罗士信杀进城中,用旗语召王君廓溃围而出。

    用后世的话说,与李靖、徐世绩这等方面统帅之将相比,王君廓在战略能力上固是不如之,然在战术上,他绝对是佼佼者。有计谋、有勇力,远非一般将领可比。亦因是故,金子总会发光,本来时空里,他是李世民的爱将,今下在李善道军中,亦是大放光彩,虽因资历不足,尚只是一个将军之任,可若论以李善道的宠重,他的地位实是比大部分的汉军大将军还高。

    且无须多说。

    只说窦轨、房玄龄闻罢李世民此话,将听出来的他对王君廓的欣赏,自俱不言,窦轨就接口说道:“既然如是,殿下已料出徐世绩的真实意图,乃系在此。未知殿下可已有应对之策?”

    “玄龄所言,‘将计就计’,可以用之。”

    窦轨问道:“敢问殿下,计从何出?”

    李世民按膝起身,至地图前,细细看了稍顷,先指向伏卢山,说道:“设伏山麓,王、苏两部若至,击其腹心,断其前后,尽将歼之!此‘将计就计’之一也。”顿了下,说道,“不过若行此计,只樊兴一部恐不够用。王君廓、苏定方皆骁将,宜遣公孙武达引我精骑往助合力。”

    樊兴也有勇力,是个悍将,他本幽州安州人,以罪为奴,服劳役在太原。李渊太原起兵时,将太原的罪犯也都编入军中。他以其骁悍,得以出头,脱了奴身,被李渊任为军头,隶李世民右军,从平长安,继又跟随李世民参与历战,积功颇多,因得授左监门将军。

    然唯樊兴虽亦悍勇,王君廓、苏定方皆不是可小觑之辈,如是在不确定王、苏会否潜赴两城的情况下,单差他一军去伏卢山加强守御,倒是可矣,而既现下,基本已料定王、苏应是会潜赴两城,有心将之设伏歼灭,则只樊兴一部,显然就不够使了。公孙武达是李世民帐下,勇可与段志玄相比的斗将,便令他引玄甲骑一部亦往伏卢山,与樊兴合兵,方才可增胜算。

    道出“遣公孙武达”话时,李世民不觉想起了战死在秀容的段志玄,心中猛地又是一痛。

    若是段志玄未死,今番用他助力樊兴,王、苏再勇,亦无忧也!

    却这回兵入河东,比之去年,李世民明显地感觉到,汉军的实力越加强大了。去年还能和汉军在河东勉强打一个有来有回,此入河东,尽管他千方百计,费尽筹谋,将其部唐军在河东的立足之点,由离石扩大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