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断敌有伏将军豪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十二章 断敌有伏将军豪 (第2/3页)

探山间的这一路斥候进禀说道:“小人等攀至岭上,搜索多时,未见贼兵埋伏,然时见鸟雀惊飞不落。”

    郭孝恪抚须说道:“鸟惊而不落,必有人踪扰之,此乃伏兵之兆也。山中伏兵虽未现形,然鸟惊四散,足证林深山幽处藏有贼踪!”与薛万彻说道,“将军,天将暮也,此际若强行进兵,贼伏若起,恐将为其乘。不如且后撤十里安营,并再遣斥候细探,待明日天明后再行进兵。”

    薛万彻却是方才的思虑神色,转为决心做下的样子,说道:“公言谬矣!既已可断定贼兵在山中潜伏,此正我故作不知,将计就计,反将彼辈歼灭之良机也!”

    郭孝恪、张士贵不解其意,相顾一眼,两人再看向薛万彻,见他手提马鞭,眉眼间豪气锋锐,胸有成竹之状。便张士贵问道:“敢问将军,怎生反将唐贼伏兵歼灭?”

    薛万彻将马鞭指向山岭,如此这般,道出了他的打算。

    郭孝恪、张士贵听罢,各自低下头来,细做思量。片刻后,郭孝恪说道:“将军此计,确有奇险之妙,然若行此计,前锋所部必当死士,方能蹈险以求成功。”张士贵说道:“郭公此言甚是。将军此策,险则险矣,然只要部署得当,亦有取胜之机。末将敢请为先锋!”

    却是须知,薛万彻、张士贵都是悍勇之将,素以勇武自负,又从李善道征战四方,所战多胜,更是锐气正盛,胆气雄壮,故虽此等险地,已基本可以判定山中藏有敌伏,因是却竟不但俱不畏惧,反欲借此地之险,以歼敌伏!郭孝恪尽管不以勇武见长,然恰如李善道对他的评价,豪奢之士,也是个有胆色的,由是对薛万彻提出的此策,他亦并不反对。

    三人意见一致,薛万彻此策便即得以立即部署。

    当下,各部作些调整,张士贵还回前队,从前锋的本部千余步骑中,选出了四百精锐步卒,组成先锋死士,皆披重甲,持大盾,挟矛佩刀,乃长驱直入,当先行向前边砥柱山侧的险路。薛万彻督领主力数千,随在这支张士贵的先锋之后继行,两部相距,三四里上下。

    张士贵率死士缓缓推进,盾阵森严,矛锋前指,步步为营。行约不远,便入进了左边峭壁、右边大河的拥挤险道,时已将到傍晚,尤其道左的山崖遮掩,却这只容数人并肩而进的道上,渐不觉昏暗,从河面上吹来的风带着水腥味,又闻山风渐紧,周遭沉寂,唯闻甲叶相击之声。

    扭脸举头,望向山上,张士贵只见得林影婆娑处,鸟雀仍不时惊飞。

    “将俺将旗打高!”张士贵一声令下,旗手将他将旗高高擎起,猩红的旗帜在道上迎风作响。

    ……

    若从山上望之,可以清楚地望见,这面将旗上绣着“右监门将军张”几个大字。从山上再向后,亦即这条狭窄道路的东边望去的话,又可以望见,数千的汉军步骑主力,正随后前行,另一面更高大的将旗,随军在这数千汉军步骑的前边,绣着“左骁卫将军薛”等大字。再又这数千汉军步骑主力后,仍是数里之远,又千余汉军的后军跟进,“绛郡丞郭”之将旗隐现。

    薛万彻等人老於行伍,藏兵则鸟雀惊飞之理,他们自是知晓,判断得没错。

    这左边山中,的确是有唐军埋伏,便李建成在探明了薛万彻等进兵情况后,提前於昨日伏下的。所伏之唐军步骑共计两千余,其将为慕容罗睺、雷永吉两人。

    慕容罗睺是唐军中有名的骁将,参与了浅水原一战,身先士卒,在千军万马中斩将夺旗,颇立大功,勇名远播。雷永吉亦非弱者,其本李元吉的部将,勇悍超群,唐军攻长安之战中,便是他先登城头。——却雷永吉与李世民也有一段交际,太原起兵后,李世民约束军纪,严令部曲不得侵扰百姓,但雷永吉触犯了军令,李世民差点将他砍头。这些也不必多说。

    山腰之上,慕容罗睺与雷永吉伏於巨石之后,目视下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