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这不叫忽悠,叫合作共赢 (第2/3页)
上,许青舟接到了来自米国《数学发明》编辑部的邮件,邀请许青舟担任日国作家望月新一最新IUT理论的外审。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为啥会找上我,难道是因为我也在做创新理论。”
许青舟倒是没怎么纠结,再次婉言拒绝,表示并不是ABC猜想的专家,不足以胜任这么艰巨的任务。
超对称ζ函数理论已经足够让他头疼了,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再帮这位头铁的数学家检验新的理论。
IUT理论被形容为“在无人行星上行走”,缺乏与传统数学框架的衔接。
这就好比,常识而言,只有苹果树会结苹果,但现在有个人告诉你用梨树也能结出苹果,一般而言,听到这个正常人的三观都会受到冲击。
并且,从望月和其他数学界拉扯了七八年来看,这次论文估计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自己的争议都还没搞定呢,又得陷入另外一个争议里边。
科学岛的实地考察结束,研讨会又连续举行了几个小型报告,例如聚变堆集成设计,材料与包层系统,以及超导磁体技术。
前两个议题主要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西南核物理研究院发挥,而这最后一项,材料研究所这边终于算是有了点参与感。
由李逸上台,分享部分磁体系统研究的自适应PID控制器,主要包括动态调整相变潜热项的参数,控制温度场,防止超导磁体的微裂纹。
研讨室内。
30分钟的报告结束,李逸合上自己的笔记本,缓缓说道,“以上就是报告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自适应PID控制器,很有作用的东西,我们这边也有同样功能的控制器,到时候可以交流交流。”
肖承瀚教授笑呵呵地说道。
来自英国的物理学家盖伦·凯利问:“李博士,能否请你详细说说,你的PPT的第18页实验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的内容。”
“我的荣幸。”
李逸点点头,“在这里,我们对电镜图像进行了拓扑特征提取,并且还采用了聚类算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