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影响  帝国崛起:西班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影响 (第1/3页)

    随着1913年年末的到来,东线战场的战火也逐渐开始停歇。

    倒不是德国人不想乘胜追击,主要还是俄国的土地非常寒冷,德国人并不适应这种刺骨的严寒。

    更要命的是,虽然德国国内准备了厚厚的棉衣应对俄国寒冷的冬天,但这些棉衣一旦进入俄国国内,就会被俄国糟糕的交通条件所阻挡。

    从德国各地征调棉衣只需要数天的时间,但想要把这些棉衣从边境运到前线,至少也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到。

    要是天公不作美的话,汽车马车这些交通工具都将无法发挥作用,能够运输物资的也就只剩下人力了。

    如果只是运送棉衣,对德国的后勤部门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可前线的武器装备和各种物资的消耗也是非常多的,总不能只顾着向前线运输棉衣,把武器弹药和医疗物资全部放在一边吧?

    其实从9月底开始,德国军队就已经暂缓了东线战场的攻势。这也让俄国军队松了一口气,甚至有时间策划和罗马尼亚联合进攻保加利亚的事情。

    虽然最后俄国政府的谋划被奥斯曼帝国的参战破坏,但总体上对法国和俄国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

    东线战场暂缓攻势之后,法国和西班牙也就不需要将大量的物资运输到俄国了。

    这些省下来的物资自然是要运到法国境内的,西线战场是目前最主要的战场,凡尔登战役又是西线战场最主要且最残酷的战役。

    凡尔登战役的胜负关乎到这场战争的胜负,不管是法俄两国还是西班牙,都在密切关注着凡尔登战役的局势发展。

    虽然凡尔登战役爆发的时间和历史上完全不同,但两场凡尔登战役的性质是一致的。

    这两场战役的伤亡也都相当惨烈,如今爆发的这场凡尔登战役,称其为凡尔登绞肉机也是完全合理的。

    更加重要的是,目前凡尔登战役还没有明显的胜负倾向。以同盟国和协约国对凡尔登战役的重视程度来看,未来德国和法国还会在凡尔登周边投入更多的兵力,这场战役也注定会迎来更多的伤亡。

    最初的凡尔登战役只有两个集团军对战,兵力加起来也就只有几十万人而已。随着时间来到1914年年初,德国和法国在凡尔登周边的兵力都达到了百万以上,每天的碰撞都能产生上万人的伤亡,严峻的时候伤亡能够达到数万人,是世界大战最惨烈的战场。

    到了如今这种局面,哪怕清楚凡尔登战役继续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德国和法国政府也只能继续不断地向凡尔登周边增派兵力。

    法国政府已经退无可退,如果凡尔登要塞沦陷,巴黎沦陷也是迟早的事情。这也让法国军队爆发出了极其强大的战斗力,一时间竟和德国军队打成了一比一的战损比。

    对于德国政府来说,凡尔登战役如此焦灼,可就不是一件好消息了。

    战争爆发到现在,德国在西线和东线战场基本都是僵持的局面。虽然两线战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家大业大的法国和俄国来说,此时还没有触及他们的底线。

    反倒是德国,随着占领区域的不断扩大,德国的战线也被不断的拉长。

    德国的东线战场和西线战场相隔超过1600公里,德国政府需要不断地向两线战场运输各种各样的物资,极大程度地加大了后勤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德国并没有太多的殖民地,战争爆发后的物资补给,几乎都靠着英国的援助。

    虽然英国政府确实向德国提供了足够的物资,但这些物资可都不是免费的,是德国政府用真金白银购买来的。

    因为德国马克在战争爆发后大幅度贬值的原因,英国政府在和德国政府进行贸易的时候,要求要么使用英镑进行结算,要么使用黄金进行结算。

    除了英镑和黄金是英国政府认可的货币之外,德国政府只能选择用工业资源和企业抵押一定的资金代付。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德国政府的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德国国内的经济也在不断的走向悬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