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1章 商策激扬百草志,宴席论道见真章(二合一章)  重生1977大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91章 商策激扬百草志,宴席论道见真章(二合一章) (第2/3页)

想,劲儿往一处使!把本事亮出来,把产品做好做强,我胡某人敢担保!你们的手艺,绝对能在国际上杀出重围,赢得个金山银山!到时候别说花园洋房,诸位想在香江半山、瑞士湖畔置办个修养别院,也是指日可待!”

    方言在厨房里听着外边的动静,感觉老胡在做股东动员方面的演讲力也挺强的,至少从目前来看,大家反应都挺大。

    就连在厨房里帮忙的萧承志和邓南星都一样。

    刚才听到外边老胡说的话都有些激动了。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活考研的事儿,一直都没考虑公司的事儿,现在被老胡一说赚钱这事儿,心思也忍不住活跃了起来。

    萧承志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那我们现在没事儿,也可以帮着搞搞研发啊?”

    “就是,我在家里都快闲出问题来了,现在就想着有没有什么事儿好干。”

    方言看向他们,问道:

    “这才休息几天呐?你们就想着干活儿了?”

    萧承志摆摆手:

    “哎呀,忙习惯了,闲不下来。”

    “我在家里闲着一天天的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邓南星也说道:

    “没错,现在我和周围同龄人也玩不到一块儿,我都考研究生了,他们还在想着今天看什么电影明天去勾搭人家姑娘。”

    方言一听这事儿,说道:

    “考完研的福都没享够吧?”他揶揄道,“前阵子是谁累得嗷嗷叫唤的?”

    萧承志说道:

    “方哥,忙惯了,真闲不下来!以前天天门诊,分析课,猛一松下来浑身不自在。看看外头这些老师傅,想想那些可能值金山银山的药方……”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就感觉浑身有劲儿没处使。”

    南星也跟着说:“没错,方哥。我现在成天琢磨针法药理的,就想着专业精进了,必须找点正事儿做啊!”

    “而且咱们也是技术入股,不能光等着拿钱不是?”

    方言理解地点点头,顺手拿起刚切好的冬瓜放进旁边汤锅里:

    “嗯,懂了。这就像刚爬完一座高山,脚底下没了那股劲儿撑着,反而不习惯。”他盖上砂锅盖,转身正色道:“那这样,这几天先好好歇歇,等所里那批专家和赵老他们的资料到位了,少不了抓你们来做义务劳动力!整理古籍、筛选药方、做初筛实验记录,到时候活儿多的是,就怕你们嫌枯燥。”

    “不枯燥!”

    “肯定不枯燥!”萧承志和邓南星几乎是异口同声,脸上充满了期待,手上的动作也更麻利起来。

    ……

    晚饭时间,方言家里直接摆了两个大圆桌。

    方言家里自己人一桌,广州中医医药大学的人一桌,方言陪客和老胡和客人坐在一起。

    今天的饭菜让邓铁涛他们有些惊讶,居然大部分都是粤菜,而且看做法和成品,那都是相当的地道,简直就像是方言去粤菜馆里端过来似的。

    最显眼的长碟里,卧着一条海鲈。

    只用薄薄姜片和葱段铺陈其身,简简单单的清蒸手法,最大程度锁住了鱼肉的汁水。

    洁白的鱼肉瓣瓣分明,筷子轻轻一夹便离骨,蘸上旁边小碟里方言特调的、微带豉香却不掩本味的蒸鱼豉油,入口是海洋的纯净甘甜和鱼肉本身的细嫩爽滑。

    这正是粤菜“清淡而鲜”的精髓。

    旁边的瓷盘上,是迭得整整齐齐的鸡块。

    选的是嫩滑的小母鸡,色泽金黄油亮,皮与肉之间凝着一层透明的“水晶冻”,一看就知火候精准。

    骨头处还带着恰到好处的、象征“断生”的嫣红血丝。

    这地道做法让老广东们一看就倍感亲切。

    配的是姜葱蓉和沙姜豉油两款经典蘸碟。

    一口下去,皮爽肉滑,鸡味十足,原汁原味的魅力瞬间征服了在场所有岭南人的味蕾记忆。

    方言刚刚放下的冬瓜盅最为吸引人眼球。

    挑选了一个大小适中的冬瓜,上半部被精细地雕刻成盖碗状。

    揭开盖子,一股裹挟着冬瓜清香、海鲜甜味和火腿醇香的蒸汽喷薄而出。

    盅内汤色清亮微白,内容极其丰富,切成小块的鲜嫩冬瓜芯、弹牙的去壳虾仁、细腻的鸡胸肉粒、松软如絮的干贝丝、以及木耳,虽然因为条件有限没有广州的那么丰盛,但是所有食材的本味在隔水慢炖中完美交融,成就了这一盅集清淡、清甜、清润于一体的经典靓汤。

    喝上一口,汤水清而不寡,鲜而不腻,一勺入口,温润入喉,最是滋养脾胃,尤合赵思兢和老邓头这样的长者。

    此外还有最不能少的一道生菜。

    碧绿油亮的生菜叶片整齐码放,颜色翠绿得如同刚摘下来,只在表面淋了一层薄薄的、明亮透红的蚝油芡汁。

    火候拿捏得妙极,生菜断生即起,根茎依然清脆爽口,叶片则吸足了调料的鲜美醇厚,是解腻清口的绝佳之物。

    另外还有其他北方食材做的清淡菜品,虽然叫不上名字,但是味道也是相当合众人的胃口。

    大家吃起来了一时间都忘记说话了。

    等到吃了好了一会儿,邓铁涛才想起对方言夸奖道:

    “方大夫这手艺真是不得了,做的像是大饭店大厨一样,以前我听承志说过,现在第一次吃,这才明白他说的还真是不错。”

    方言笑着说道:

    “您夸奖了,我这个人除了中医,就喜欢研究做菜,自己做的多了,这些渐渐的就做好了。”

    听到方言这么说,众人恍然大悟。

    邓铁涛对着赵思兢说道:

    “赵老这习惯倒是和你一样啊?”

    赵思兢说道:

    “我那是喜欢研究药膳,而且这些年,哪有方大夫这个条件啊,他这些食材我一吃就知道都是顶尖的。”

    听到赵思兢的话,沈怀民问道:

    “这些食材怎么判断是不是顶尖的?难道和中药材也讲究道地?”

    赵思兢听到沈怀民的问题,放下筷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暗自感慨这茶水也是好东西,旋即他接过话茬说道:

    “道地?当然要讲!”

    “不光药材讲究水土、时令,这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