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中药就得中国人赚钱,高价值的一顿饭(二合一章) (第1/3页)
听到方言这么说,张岚答应下来。
“好,那咱们下午详谈。”
接下来饭桌上的气氛因这场务实的对话愈发热络,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赚外汇身上,东北的同志说起他们那边赚外汇的手段。
这年头赚外汇,其实也就那几样,都是出原材料到国外去。
王松吃饭的动作慢了下来,眉头拧成个疙瘩:
“说起来惭愧,咱辽宁的全蝎去年往日本出口了三吨,按理说这东西在咱这儿山林里多得是,结果外贸公司一算账,除去运费和损耗,每公斤才赚丁点。”
“日本人精得很,说咱的全蝎没去净泥沙,非要压价三成。咱这边急着换外汇买化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买回去用清水冲两遍,装成‘关东全蝎’,转眼就翻十倍卖给东南亚。”
李建国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也跟着叹气:
“吉林的人参更别提了。前年往韩国出口了一批六年生园参,本来跟外贸公司谈好的价,到了港口又被挑刺,说参须断了两根,硬是再砍了五个点。那些参农起早贪黑侍弄三年,最后到手的钱还不够买台新播种机。”
“最气人的是鹿茸!咱鹿场的二杠茸,明明检测报告说氨基酸含量比规定高,非说‘绒毛不够密’,非要按残次价收。后来听人说,他们把咱的鹿茸切片,贴上‘高丽参茸’的标签,在欧美市场卖得比黄金还贵!”
张岚放下筷子,说道:
“黑龙江的雪蛤油也差不多。去年给苏联出口了五百斤,他们非要用易货贸易,不用美元结算,最后换回来的全是些锈迹斑斑的拖拉机零件,根本没法用。老药工心疼得直骂,说这是拿咱兴安岭的宝贝,换了堆废铁。”
她忽然提高了声音:“还有刺五加!咱拿去给东德的药材商看,他们说这东西在欧洲叫‘西伯利亚人参’,能卖高价,结果签合同的时候,非要让咱按‘普通草药’算价,说咱没有国际认证。等咱花了大价钱做了检测,他们又说市场饱和了,把订单砍了一半。”
王松狠狠灌了口茶水:“说到底还是咱自己没底气。药材从药农手里收上来,要过供销社、药材公司、外贸公司三道手,每层都扒层皮,到了外商那儿,咱连定价的资格都没有。去年沈阳药研所想去参加法国药展,连个展位都申请不到,只能在展馆外摆地摊,让人当假货看。”
李建国叹了口气:“前阵子听部里同志说,日本津村药业用咱吉林的人参,做了种‘救心丹’,在国际上卖得火,一年赚的外汇比咱三省药材出口加起来还多。咱守着金饭碗,却只能给人家当原料供应商,这窝囊气……”
他话没说完,赵锡武突然说道:
“所以我们这边研究院这步棋走得对!把道地药材攥在自己手里做深加工,搞成中成药出口,既保住了药效,又能把利润留在国内。方言他那研究所的开发的药往东南亚出口,比原材料多赚了几十倍!十九天时间就赚了十二万美金。”
赵锡武说的颇为骄傲,却给还在说赚外汇的众人搞的一愣。
“十二万?这么高?”王松抹着嘴,刚灌进去的茶水差点呛进嗓子。
他对着赵锡武问道:
“赵院长没开玩笑?中成药真能卖出这价?”
“当然了,我们有侨商的渠道,还有方言这个活招牌,通过他这边经手的卖出去,价格自然就高了。”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程老说道:
“你不知道外国人是怎么评价他的?”
听到这话,王松才反应过来,西医的斯普特尼克危机啊!
只不过这也太多了吧?
听着这意思,光是东南亚十九天就是十二万,这要是加上其他市场,那不得逆天了?
李建国和张岚听到这消息,虽然有些准备,但是依旧震惊。
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除了东南亚市场,还有哪些市场?”
方言回应道:
“欧洲,美国,未来可能还有日本本土吧。”
他喝了口茶水,继续缓缓说道:
“等咱们的合作铺开了,可以在东北建个深加工基地。人参不光卖鲜参,要做成参膏、参粉;鹿茸不光切片,要提炼成鹿茸精;雪蛤油要制成胶囊。包装上印上‘中国东北道地药材’,咱自己卖到国际上去,和日韩的中药比划比划。”
张岚眼睛一亮:“要是能这样,咱黑龙江的满山红也能做成止咳糖浆,不用再论斤卖叶子了!”
李建国跟着点头:“好啊,看谁才是正宗!!”
方言说道:
“单打独斗卖原料,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联合起来搞深加工,才有定价权。你们的药材各有千秋,合在一起就是副好药方!”
李建国猛地一拍桌子,搪瓷碗都震得跳起来:
“他娘的!这窝囊气受够了!方主任,您说怎么干,我们吉林全听你的!人参膏、鹿茸精,您要啥工艺,我们也可以立马组织人攻关!您提供渠道,挂您的牌子就行了。”
“先别急,不是我要啥,是咱得争口气。”方言说道:
“日本人能把咱的药材做成‘汉方名药’,韩国人能把咱的鹿茸贴成‘高丽珍品’,凭啥咱自己不能挺直腰杆?东北的黑土地养出来的宝贝,凭啥让外人赚大头?”
他指着窗外:
“你们去外贸仓库看看,咱的人参用麻袋装,人家的参粉用镀金盒装;咱的鹿茸捆成捆,人家的鹿茸精装在安瓿里,不是咱的药材不好,是咱没把它当宝贝!等咱的深加工基地建起来,人参膏要印上‘长白山原产’,雪蛤油胶囊要标清‘大兴安岭野生’,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些中药在华夏东北生产的,而且和小鬼子小棒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嗯,有道理!”李建国点了点头。
方言说道:
“而且不光这样,只要是能进入市场的,咱们都得注册专利,不能给其他人钻空子。”
接着方言又说起来自己已经开始抢先在国际上注册了。
并且已经在香江那边告赢了一场官司,让日本的津村制药吃了亏。
赵锡武在一旁捻着胡须笑了,程老也跟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