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7章 源源不断的病人,有钱能使鬼推磨(二合一章)  重生1977大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327章 源源不断的病人,有钱能使鬼推磨(二合一章) (第1/3页)

    方言松开拽着老胡的手,转向石敏时,语气里的急色稍稍平复,脸色郑重:

    “石主任,实在对不住,今天这情况真没法配合宣传。您看那边的隔离棚……”他抬手往帆布棚的方向示意,“那里面全是猩红热确诊的孩子,这病靠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尤其是对免疫力弱的孩子,一旦被传染,轻则发烧咽痛,重则像刚才那娃一样,假膜堵气道,危及性命。”

    他指了指自己还沾着药粉的手套,又扫过不远处正忙着煎药、消毒的同学:

    “我们现在就靠纱布口罩挡着。您和摄像同志要是靠近了,不光自己有被传染的风险,相机、话筒这些设备沾了病菌,再带回城里,万一传给家里的孩子,那可就闯大祸了。”

    石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隔离棚前的同学正忙前忙后,家长们都捂着口鼻站得老远,空气里隐约飘着艾草和消毒水的味道,哪里是什么“热闹的义诊”,分明是紧张的防疫现场。

    他瞬间收起了职业性的笑容,眉头拧了起来:

    “方主任,您别这么说,防疫肯定是第一位的,宣传的事随时能办,孩子的命耽误不得。”

    “石主任能理解就好。”方言松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不是我驳您面子,实在是这病太邪乎,刚才还抢救了一个气道梗阻的孩子,就差一点没救回来。现在老乡们本来就慌,要是看到镜头对着孩子拍,还以为出了多大的事,乱了阵脚反而更难控制。”

    老胡这时候也彻底回过神,说道:

    “嗐,怪我!光想着帮你宣传,差点添了乱。”

    说罢他转过头看向石敏,讲道:

    “石主任,这事儿是我的错,我这就送您回去。”

    石敏这会儿目光扫过义诊点忙碌的景象,李卉正蹲在煤炉边盯着药罐,升腾的白气模糊了她的眼镜;成宝贵背着喷雾器,往隔离棚周围撒生石灰,脚步踩得石灰粉簌簌作响;还有几个同学正帮着老乡搭临时候诊棚。

    他转头看向方言和老胡,说道:

    “不急着走。方主任,我知道防疫重要,但正因为是这种紧急情况,才更该拍。”

    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孩子喂药的老教授:

    “您看,你们带着学校老师和学生在乡下义诊,遇上突发疫情没慌神,又是抢救又是隔离,还教老乡们防护,这不是好事,是实事。拍下来播出去,一来能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行为;二来也能让更多人学学怎么防猩红热,说不定能救更多孩子。”

    石敏往前走了两步,刻意站在离隔离棚十米开外的安全地带,又补充道:

    “您放心,我们绝不靠近隔离棚,就拍你们配药、消毒、搭棚子的场面。”

    说着对带来的摄影师指了指几个地方,说道:

    “咱们就在外围拍,不去打扰他们。”

    听到人家都这么说了,方言想了想,说道:

    “那行,我给你们拿几个口罩,你们也把口罩戴好。”

    石敏点头。

    接着方言拿来了纱布口罩,给他们几个人都戴上。

    然后他们就开始拿着相机开始咔嚓咔嚓的拍照了。

    这会儿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有啥是我能帮忙的?”

    方言说道:

    “看好他们就行了,别到时候传染了。”

    方言指了指石敏和摄影师,现在这会儿已经够忙的了,他们这种专业人士来处理才是最好的方案。

    “用不用我把厂里那边的人派点过来帮忙?”老胡问道,他感觉现场的人不太够。

    别看有三十号学生,还有几个教授,但是现场的人还真是不少,三五家人在这里一聚集,人就比他们的多了。

    方言摇摇头说道:

    “不用了,我们现场的人暂时够用,就是药材有点捉襟见肘了。”

    说到这里他对着老胡讲道:

    “哦,对了,刚才我还让人去朝阳东坝那边的厂里提一些药材过来,牛黄珍珠粉这些药不够用了。”

    老胡听到后摆摆手:

    “嗐,应该的,那边厂离这里不远……”

    说罢他问道:

    “对了,他们是什么时候过去的?怎么还没回来?”

    方言说道:

    “有一会儿。”

    说完方言朝着远处望了一眼,汽车倒是没看到,又看到几个人正在往这边来,不用说了肯定又是送孩子过来治病的。

    方言对着老胡提醒道:

    “行了,马上又来病人了,你看好石主任他们,回去的时候记得先找地方消消毒,我要给人看病了。”

    老胡看了一眼远处过来的村民,他点了点头:

    “行,有啥要我帮忙的随时说。”

    “大夫,大夫!快来看看啊!!!”这时候来的人看到方言他们穿着白大褂,人还没到就已经嚎开了。

    一旁的书记周大海听到后,骂到:

    “别嚎了!赶紧过来!”

    方言已经快步迎了上去,只见两个大人架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孩子浑身瘫软地靠在大人身上,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每走一步都忍不住咳嗽,咳得身子直打颤,脖子上隐约能看到成片的红疹。

    “别急,先放这儿。”方言指了指刚搭好的临时诊台,示意他们把孩子平放。他迅速戴上新的手套,刚要伸手去探孩子的额头,就被男孩猛地躲开,沙哑着嗓子喊:“别碰我……烧得疼……”

    “乖,让叔叔看看喉咙就不难受了。”方言放缓了语气,余光瞥见石敏的镜头正对着这边,却刻意避开了孩子的脸,只拍着他搭脉的手和诊台边的药瓶,心里的那点顾虑稍稍放下。

    搭上脉的瞬间,方言的眉头又拧了起来——脉象浮数而急,比之前几个孩子的都要躁。他示意家长按住孩子的肩膀,捏着压舌板凑近:“张嘴,啊——”

    男孩挣扎着偏头,家长赶紧用手固定住他的下颌,压舌板刚探进去,方言就看清了——咽喉里满是红肿,虽没见假膜,却覆着一层细密的脓点,舌头红得发亮,芒刺已经冒了出来。

    “发热几天了?有没有说喉咙疼?”方言一边问,一边示意旁边的同学记录。

    “三天了!”孩子母亲抹着眼泪,声音发颤,“第一天就烧到三十八度多,以为是普通感冒,喝了点姜汤不管用,昨天开始喊喉咙疼,今天早上起来就站不住了,身上还起了这些小红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