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炉出大药,果然有灵(5K字奉上,求月票支持~) (第2/3页)
其倾尽心血,教无可教后便送其上罗浮祖庭修行。时至今日,此人修炼有成,跻身四境大修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杀回阳台山,诛灭乱魔,规复祖师堂。
彼时,程心瞻尚在罗浮山莲花洞天内闭关观莲,因此未能听见徐师仁的四境布告声,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当徐师仁接他出莲花洞天的那个时候,就已经辞去了罗浮山副教主的职位,那时的他已经是石羊宫掌教了,并以阳台山为道场,正在重建石羊宫。
石羊宫的重建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意味着五山防线不仅仅只是就地防阻,而是开始转向反攻。
————
在这样一个局势一片向好的时节里,程心瞻在飞霞山中采药。
白露秋凉,正好是采无根露水的好时候。
采清露入药亘古有之,其中又以秋露为上品,白露为最。药典曰:「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头清延年。」,或曰:「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浑沌,令人身轻不躁,目神悦泽。」
白露有清目养神的药效,也正是「三元养神丹」中的天元之精。
要炼制这样的灵丹,所需白露还要特别些,需得是江石上所生的九节九叶菖蒲叶尖上凝成的露水,整个凝结过程中不能沾染半点的土气,然后在卯时采下,以玉盘承接,这才有效。
好在飞霞山作为庾阳丹宗灵地,与北江山水相依,各类灵药灵植是不缺的。程心瞻所在的雨色峰就矗立在北江边上,山脚处便有许多江中巨石,石上青苔丰厚,也生有许多菖蒲。
虽然九节九叶菖蒲难寻,但也就是花费一些时间,找还是能找到的。
晨光熹微时,程心瞻一手托玉盘,一手执金筷,漫步在江面上,以金筷轻打叶尖,一颗剔透晶莹的露水便被打落,滴进玉盘里。
这也是个诀窍,很多人都知道要以玉盘接露,但采露时却比较随意,多是以指尖拨落。却不知以金筷点落才最不惹人气,符合「金生丽水」之义,保持天元纯净。
另外,丹霞山还有一个不外传的诀窍,采集到露水后,混以一种名为「白蝶蚌」的河珠粉,充分搅拌后将玉盘静置,能析出露水中的杂质,取其上层清液入丹,效果最好。
如此十数日,赶在秋分之前,在白露节气之内,程心瞻收获了六两的无根白露水清液,可以炼制三次灵丹。
到了中秋之夜,程心瞻又开始采第二份天元之精——寅华。
这个主要是等天时,非得是八月十五中秋的寅时,真正采集倒简单。用水晶雕成的杯置于高山之巅,然后布下一个牵引月华沉降的阵法,让月华凝于水晶杯中。唯一的难点就是要纯净的月华,要注意不能掺杂星露。不过这个对于程心瞻来讲不难,他有星罡在手,直接以罡气把星露剔除就好。
寅华一个时辰内收了半两许,是四倍的份量。
地元之精有五:茯神一两半,人参一两,朱砂五铢,琥珀二两,云母二两。
其中,茯神需要中心抱松根,松根的年份不能少于一千年。人参必须四肢俱全,五官具现,年份不能少于一千年。朱砂要色艳如丹,置于幽室中能像火焰一样自发红光。琥珀要求松脂里包着不足半寸长的息风青蜈。云母要求是入水不沉,透光无影,叩之有鸣金声。
此五者都是安精神、定魂魄、宁心镇惊的名药,不算罕见。但当附加了以上条件之后,那就是罕见灵物了。
不过三清山的底蕴在这里,天元之精对天时的要求很高,也不能久放,所以需要程心瞻现采。地元之精就不必了,方为敏直接给了程心瞻三倍份量的灵材。
人元之精只需一种,那就是修士的真涎三铢,这真涎又名「金津玉液」,而且要求是必须缔结了「仙芽」的修士真涎,一身精气复返先天,才能算数。
这个倒不必外求,程心瞻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并且他修有「玉液炼形」神通,四境之内,他的「金津玉液」品质应该是顶好的了。
过了中秋之夜,程心瞻炼制「三元养神丹」的材料就备齐了,他回到「葱茏别苑」。
他把竹身放出来,看护狮子,以便及时拔针逼毒。本尊则是来到静室内炮制灵材,为炼丹做准备。
灵材的炮制直接影响到丹成与否以及灵丹品质,是各家各派的不传之秘。一般而言,要炼制一炉丹药,要历经采药、炮制、安炉、投药、进火、退符、温熟、开炉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还要择机择时择器。一般而言,为了以防失秘,这些步骤是不可能写到一张纸上去的,都是分别保管。所谓的丹方也只是标明几药几两几钱,仅仅是采药这个步骤里的一个小环节。要想完整炼出一炉丹来,只凭丹方是远远不够的,个个步骤里的种种细节才重要。
比如程心瞻所要炼制的「三元养神丹」。采药齐全只是一个开始,炮制才费心思:
朱砂要先研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