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5章 人头悬于城楼之上!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35章 人头悬于城楼之上! (第2/3页)

天大典才是!臣看,泰山极好,封禅泰山,自古就是千古明君所为!”

    苏武看了一眼吴用,下意识里,心中不快,也不愿弄这些玩意。

    也想起封禅之事,在北宋,也有一个皇帝干过。以往封禅泰山的逼格还是可以的,挺高的,不知为何,后面逼格越来越低了……

    吴用看得苏武面色不对,心中又紧,连忙开口:“臣也只是……”

    却是苏武言简意赅一语:“此事可做,但不必大兴土木,也不必劳师动众,来日三五百人去一趟即可……”

    怎么苏武忽然又转变主意了?

    没有其他原因,就好比昔日他把这新国家取名为“大燕”一样,祖宗如何,咱就如何。

    这片土地,就是祖宗之地!

    一个新时代还没来,苏武还是那个旧时代的人,他来日也是别人的祖宗,史书万代而下,所有事情,都要一脉相承。

    来日,后人们有什么变革,那是后人们的事情……

    苏武想做的,其实就是把这些旧时代的人,慢慢带到那个新时代,他是代表,他代表了所有旧时代的人。

    他带着这片土地与人民,一起往前去。

    这不是苏武内心里自我的一种自以为是,而是满心的责任扛在肩膀上,时时提醒自己,每天该做什么!

    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苏武也终于知道,男人,都有帝王梦,梦的是那些权柄在握,美人在怀。

    其实,这些东西,真当皇帝了,但凡想做点什么事情出来,那就一点都不重要……

    工作,才是永恒的主题。

    吴用早已在一旁连连称是,也道:“陛下放心,臣绝对不敢有丝毫铺张!”

    以往天子封禅,那是要建行宫,建封禅台,要修路,这是大兴土木,然后随从如云,天下之人莫不以随行为荣幸,沿途沿路,吃喝拉撒,靡费巨万。

    乃至封禅回来之后,所有随行之人,还都有赏赐,加官进爵……

    苏武不喜,吴用自是知道的……

    大军头前去,午后不久,真就看到了羊苴咩城,终于也算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三个和尚远远在等,身边也有卢俊义安排的骑士看管着。

    和尚自也就到了苏武面前来,双手合十,躬身在说:“阿弥陀佛,小僧段正严,法号广弘,拜见大燕皇帝陛下!”

    众人看得是目瞪口呆,吴用更是惊讶不已:“这这……这就剃度出家了?”

    这辈子哪里见过这般事?亡国之君,陡然成了和尚,还大喇喇站在城门口外……

    “小僧自小深受佛法洗礼,若非世俗还有牵绊,早已出家去也,大理乃佛法之国,上上下下,皆以仁爱不争为美,治下无不祥和安宁,如今小僧一朝顿悟,遁入空门,实乃此生之命数也!”

    段和誉,陡然真有了几分高僧大德姿态。

    吴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连忙去看天子。

    连高量成,心中一时也有些复杂,他一路来,想过许多,见着国主之时,要如何痛斥痛骂,以解心头之恨,此时此刻,一时还出不来言语……

    却听天子口中一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段和誉闻言就答:“陛下奉道?小僧愿与陛下论道一番!”

    “某是言,你争都争过了,争了个大败亏输,所以把头一剃,僧衣一穿,如此就没了因果?如此就一切过去了?”

    苏武在问……

    真把段和誉打量一番,还真别说,卖相着实是好,这般卖相,若是让昔日的赵佶看到了,定当奉若上宾。

    段和誉面色稍稍有变,但依旧好似高僧大德模样,他显然是真要与天子论道的,便是一语:“陛下,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朝顿悟就成金身,小僧舍弃世俗,愿为天下苍生计!”

    凭什么段和誉觉得他有与苏武论道的资格?

    因为,这个时代,宋辽也好,党项也罢,佛与道,大行大兴!无人能免,上到天子,下到黎明,中间还有那些大雅之士,皆在其中。

    哪怕是苏轼,看似那般洒脱之人,佛也好,道也罢,无他不喜,无他不精。

    世人皆如此,苏武岂能不如此?

    偏偏,苏武就是不喜,就是不精。

    却听苏武一语说什么?

    苏武在说:“这大理寺庙千千万,不知多少佛陀镀金身,某有一语,朕有一语,但凡庙宇之内,金身全刮下来,充入云南路府库之内。泥胎就是泥胎,要什么金身?”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只道这个时代礼佛礼到什么程度?

    往那佛像身上贴的金箔,那不是一层,那是这家来一层,那家也来一层,达官显贵,一层一层,比赛似的往佛身上去贴。

    若是不贴,怎显得向佛之心虔诚?

    更有趣的是,贴得太多太厚了,和尚们半夜也会往下刮,不然寺庙的豪富从哪来了?

    却听苏武还有话语继续说:“从今往后,大燕之内,但凡身有功名者,不入宫观寺庙,不见僧道之人,更不可与宫观寺庙添加香火,否则,严加治罪,此乃律法,当写入《燕律》之中。子不语怪力乱神,功名在身,便是儒家子弟,祭祀,只有祭天地君亲师,祭拜祖宗,此乃正本清源之事!大燕境内,所有塑像泥胎,不得金身,全部刮了!”

    苏武早就想对佛门寺庙动手了,至于道门,那是殃及鱼池,也是这个时代的道门,招摇撞骗之辈也多如牛毛,妖孽无数。

    这还是第一步,下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