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3章 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43章 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 (第1/3页)

    政事堂内,诸衙议事。

    程万里、宗泽、张叔夜坐头前,吴用、赵存诚坐后面,接着便是刑部御史台诸人……

    今日何事,诸位自是都知,李纲也再重复说了一遍……

    程万里皱着眉头,问了一语:“陛下之意是?”

    李纲也是皱眉来答:“陛下之意……说是要秉公执法,明正典刑……”

    “当真?”程万里面色一惊,左右去看诸位,众人自也都是吃惊不小。

    都是聪明人,岂能听不懂陛下之语,上一次福宁殿里,天子吃醉酒的时候,就说要杀人……

    之前还不知道是要杀谁,现在是知道了,只是这般……

    众人还在互相对视来去,程万里先开口:“这般怕是……天下哗然啊!”

    秉公执法明正典刑,这起刑,那是充军流放起步,绞刑斩首平常,这得杀多少人去?

    此番拿住的官员,从九品到四品,六七十人之多,还有各地在抓在送……

    这不得百十人去?

    从上古而下,正常的朝代里,朝堂官员,哪里有一次罪杀这么多的?

    正儿八经审判而下,哪里有这般牵连如此广的案件?

    当真是闻所未闻。

    天子若是真要杀人,只管让军汉,让那情报司,拿了人,绑了杀就是……

    但天子显然不愿这么杀人,天子要一个完整的程序,要一个可以留待后人去看的案卷史料……

    天子要的是秉公执法,而不是让人觉得他弑杀好杀……

    在场之人,没有一个是不懂的……

    谁来接话?

    暂时,没人接话。

    是程万里问了一语:“既然此事先到得御史台,李中丞之意如何?”

    程万里主持这种会议,那自是一个好手。

    李纲当真一语来说:“下官以为,若真要杀,首恶可斩,其余……当真不必杀戮太甚,若当真如此一杀,百十人杀去,天下士人,怕是诟病无数……杀得一个……或者几个首恶,已然有那明正典刑之意,杀鸡儆猴,如此即可……当真也怕世人传陛下暴虐之言。”

    李纲是站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宗泽便也说道:“是啊,自古,史笔如刀,官修之史还算可控,但士人之笔何其多也,世人之笔,也不知要造出什么舆论出来,陛下总不能把天下执笔之辈都杀尽不是?”

    宗泽也是顺着这个思路,他们这些人,对于整个士族阶级的敬畏之心,自不必说。

    吴用却来一语:“新朝刚立,正也是用人之际,如此杀戮,怕是要寒士大夫之心啊……”

    便是连吴用心中都不赞同天子之法,何也?

    吴用这辈子,做梦都想当一个真正的士大夫阶级,好不容当上了,他立马就角色转变了,此时此刻,没有人比他吴用更士大夫!

    他已然不是有意,就是无意之间,下意识里,正在维护士大夫阶级的某种利益……

    当然,真正深入去想,许……莫不……吴用也怕来日自己……

    或者说,吴用是否也有邀买人心之意?他若是救下无数人命去……

    只道就是百十人的命?

    读书做官之辈,寒门而起总是少数,哪个不是大家大户?哪个不是兄弟、子侄、弟子无数?

    若是吴用真办成此事,他的名声,在整个士大夫群体里,岂不也是呼保义、及时雨?

    赵存诚接了吴用之语:“也是,其中不免也有我京东之人,诸位……唉……人在外地才抓,还没送到京中,道是如何?求情求救的书信就送到我府上来了……”

    唯有张叔夜,一语不发,只是眉头紧皱。

    程万里偏偏还有问一语:“张相公以为如何?”

    张叔夜只有答话:“科举之事,乃国事之本,科举舞弊,自是伤及国本根基,不可不察也!昔日里,舞弊之事着实不少,地方上,请托之事,数不胜数,但案发极少,此番发如此窝案,何也?不免就是昔日里胆大惯了,许多人趁着新朝刚立,诸事繁杂,才敢动如此心思……这般歪风邪气,是要杀一杀的……”

    张叔夜,其实没中过进士,他的曾祖,当过侍中,祖父也当过官,小官,倒是他父亲,自己有能耐,混到了正四品正奉大夫的散官致仕……

    但显然张叔夜的父亲,也没多大能耐,给张叔夜求恩荫,求了个兰州录世参军,就是国家最偏远边境州府,真正要打仗地方的军中书吏。

    就是律法里犯大罪的官员才贬去的地方,所谓远恶军州。

    就这么着,张叔夜也慢慢混起来了,他是真有军功之辈,在兰州与青唐羌人作战,真有夺要地之军功。

    他考不上,但他自己对于国事真努力,也愿意为国效力在远恶之地。

    显然张叔夜,与在场之人,其实不是一个出身。

    李纲就问张叔夜:“当真杀得这么多人?”

    张叔夜不置可否,只道:“律法,出法家,法家要的就是明正典刑,此番之事,牵涉甚广,若真是一两个人之事,那不免也有重重拿起来,轻轻放下去之观感……”

    李纲点点头,他也知道张叔夜说得有道理……

    但道理这种事,总是这般,左边也有道理,右边也有道理,这就是政治,政治就在于一个商议,并非就是一定谁全对谁全错。

    所以,李纲去看程相公,不免是想程相公做个定夺。

    但程相公,从来不粘锅,他岂能是轻易做决断之人?便是只当没有感受到李纲的视线,还自顾自叹气咂嘴,好似还在思索。

    也好似程万里知道,不论怎么决断,这事吧,自有人往上冲。

    果然,吴用开口了:“还是尽量有个折中之法,许陛下言语之意,便也是开一个价码等待还价之前,陛下许也在等个折中之意,既要明正典刑警戒后人,也要不能真有暴虐之名,不然何以让我等在此商议来去?陛下一言而决岂不更快?”

    吴用,满腹的小心思,都用在琢磨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