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6 材料!工艺!卡着哈工大科研脖子了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416 材料!工艺!卡着哈工大科研脖子了 (第1/3页)

    “时间的精确,关系到高精度的定位,在航天、通讯等领域确实非常重要。”

    一名航天的高级技术顾问如此对李瑞说道。

    随后,他亲自去了找了航天部的林主任。

    对于李瑞的态度,林主任比之前航空航天的负责人好了太多:主要这几年部队对航空航天的支持力度相当大的。

    国家没钱,在航空航天领域投入的就少。

    “北斗系统的试验卫星,按照计划,会在明年4月或5月发射……除了国家跟部队的任务,并没有其他相关项目……”

    林主任不明白李瑞想干啥,知道李瑞的身份,也没有隐瞒,指不定部队还能给更多支持呢?

    35枚东风-3可是卖出了上百亿美元的高价,现在部队已经派出曹副总到大户家进行更详细的沟通,主要是基地建设跟后勤维护保养等具体合作的谈判。

    “哈工大那边也没有其他项目吗?”

    李瑞皱起眉头。

    “哈工大的项目一直都自主立项,并不需要征得部里的同意,这点还是你当初哈工大要的。”

    林主任摇头。

    他算是明白李瑞的来意了:人家哈工大这刚搞点业务,部队就迫不及待地又想往里面塞项目了?

    “林主任,学校卫星等项目,没有上报吗?”

    李瑞依然不死心。

    在他看来,谢威是故意那么说的。

    那么庞大的经费,不往部队未来发展所需的尖端装备上发展,实在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李主任,学校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到目前为止,涡扇-10核心机的研制进度受到高温合金以及制造工艺等影响,使用寿命只有几十个小时;控制系统等,因为芯片等的影响,一直不理想;而目前哈工大的战机团队跟西工大等单位合作,又启动了隐身战机的启动布局等的研制;跟201所合作研制三代主战坦克……这些项目,部队是没给任何经费的!”

    林主任不乐意了,直接提醒李瑞现在哈工大究竟承担了哪些项目。

    这些项目,都是当初李瑞担任校长时候搞的。

    “就因为这些项目存在,哈工大目前的合金材料、半导体制造工艺等都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你们是一点都不顾哈工大的发展吗?”

    林主任带着怒气的质问让李瑞顿时不吭声了。

    林主任并没有就此作罢。

    李瑞代表着部队的态度。

    “还有,数控方面,这些年哈工大是解决了五轴加工中心联动的问题,但是因为制造工艺等达不到要求,五轴加工中心的精度一直没取得突破,这方面需要投入的经费也是越来越大……基础不投入,即使设计出来更先进的,那又如何?现在哈工大设计的无侦一号为什么制造不出来?他们的机器人车间为什么一直无法稳定控制,你是一点都不关心?”

    “没有先进的材料,没有先进的制造设备跟工艺,一切都是白搭!”

    哪怕对面是李瑞,林主任此刻也是没有丝毫客气。

    哈工大。

    自动化研究中心。

    无人车间实验室。

    谢威正陪在杜国旺等一帮大佬旁边,紧张地盯着整个正在运行的车间。

    车间里安置着大量数控机床,在机床与机床之间,则是安装着一台又一台的机械手臂。

    此刻,所有数控机床都在运行,机械手不断把加工好的零件从机床上取下来,放到旁边的中转台上;随后又从前一个中转台夹住一个零件,装夹到机床上。

    不过,并不是所有机械手都是同步。

    有些机械手取下加工好的零件后,转运台上没有零件,就只能停下。

    等到前面工序加工完成,把零件放到中转台上,停下的机械手要等好几秒才能回转过来取零件。

    “整个过程,还有太多的问题,检测系统反应不够灵敏,中央控制系统的程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距离投入实际生产还远。”

    看着车间里的情况,谢威摇头不已。

    他见过全自动化的无人车间,里面的机械臂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延迟。

    “没办法,这已经调动了两台银河一号跟一台银河二号的运算量了……”

    杜国旺摇头,“至少,我们已经实现了初步目标。”

    “不!连初步目标都没有实现。哈飞那边的涂装车间、焊接车间要自动化,目前我们的控制技术根本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