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怀念沃森先生》  文豪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3章 《怀念沃森先生》 (第3/3页)

力好、爆发力强、白人的腕力大,游泳厉害……他们大肆谈论,出炉了许多论文来证明这件事情,并间接的抹黑亚洲人缺乏刚猛的力量,不擅长剧烈运动,可是在涉及到人类最关键的智力时,这些人又不承认了。

    张俪和陈小旭都看了这场节目。她俩学了两年多的英文,勉勉强强的听懂了个大概,最后有点可怜沃森。

    张俪道:“沃森还挺感人的,你说他一个外国教授,为什么非要帮中国人说话?”

    余切道:“沃森不是对中国人有感情,他只是对高智力人群有感情,他觉得这些是他的同类。他没什么祖国,他也许把高智力的都当做自己的家乡人,他有些慕强,而中国人恰好属于高智力族群。”

    陈小旭就说:“那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人有感情,因为他的条件始终是成立的。”

    余切一愣,陈小旭说得对啊!

    她又说:“我今天在市面上又看到智力测试题,我自己也找来做了,拿了一百二十多分。我不知道沃森提到的八十多分是一个什么样的成绩?恐怕整个书店都找不到一个这样的健康人。”

    一百二十多分可算小天才了。差不多一个班里有一两个这么聪明的。

    “你做的是不是幼儿组的,或者少儿组的?”

    余切说这话是因为张俪做幼儿组的题,测出她是绝世天才……她闹过这种笑话。

    陈小旭闻言,有点不太自信了,她把书拿来给余切看。

    只见到这本书封面写着《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竟然是一个真货!

    因为林一夫在农村搞调研用的智力测试题,就是用的这一套题。它是湘省医学院(后来的湘雅医学院)教授龚耀先搞的国产版智力测试题,只是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大重视。

    龚耀先搞的这一套国产智力测试题,在当年只是拿了个地方省科技二等奖。之后才渐渐被重视起来。到之后的奥数竞赛兴起,于九十年代和世纪初到达了高峰。

    “小旭,看来你还是个天才!你拿到的分都是真的!”

    陈小旭一撇嘴,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意:“那可不!”

    张俪随即嚷嚷,她也要再测试一次——她花了两小时做完题,算下来竟然和陈小旭一模一样。

    两个女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我们果然太有缘分了!

    晚上,余切和张俪睡觉。张俪独占大床,余切在她怀孕后找了张小床放在旁边躺着。半夜,张俪有了反应,忽然想要呕吐。

    一开始是余切来伺候,后来陈小旭被惊动了,她也跑来端水拿毛巾,折腾了好久,张俪的肚子才消停了。

    陈小旭懊悔道:“我就不该做那一套题!让张俪你也趴在桌上做题,做了足足两个小时!”

    张俪安慰她:“我本来也想知道我聪不聪明!之前我做的题是假的,这几个月过去,市面上的题又更新了……我肯定要找来重新测试的。”

    余切问她:“张俪,你为什么非要知道自己智力有多高?”

    “因为我听说,孩子的智力主要由母亲来遗传。余哥哥你这么聪明,又是大作家……我生怕这孩子生下来是个笨蛋,如果他是,那肯定是被我拖累了。”

    陈小旭听得两眼出神,不说话了:她也想到了这一茬。

    当年鲁迅的孩子不会写作文,引得全班哭笑不得,成为一桩笑谈——但好歹鲁迅的孩子后来读上了燕大物理系,人家在工科上很有天赋。

    就这,人家都觉得鲁迅的娃成就还是低了,不如鲁迅太多。

    余切的孩子要是稍微不够聪明一点,将来张俪怕是要急死。

    智力遗传是父母均沾,双方都出了力,还有很多随机因素……可外人不会这么想,他们只觉得这不是余切的错,要么是妈错了,要么是孩子错了。

    余切一摆手:他更明白沃森对克拉克那话有多么恶毒了。

    怪不得克拉克这个人不信教,却立马破防了,这事儿简直能让诺奖学者也束手无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