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里斯本丸号》发表  文豪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4章 《里斯本丸号》发表 (第3/3页)

拉克森中尉!”

    幸存者全都爆发出大笑。

    ——柯文思就觉得这种情节很好,也很真实。

    当时的英国人饱受妖魔化的教育,以为中国人会吃了他们的肉,“中国人什么都吃”。又觉得中国人都仰慕西方文化,社会的统治者理应是西式教育出来的哲人王。

    余切没有把这些英国水兵写的很神圣,而是如实把他们的小心思写下来。

    一写完,立刻发去东京。角川书库的角川春树看后很兴奋:《里斯本丸号》不仅有真的历史,还有许多幽默的情节,总体故事并不算压抑。发表后一定能大卖。

    角川春树立刻召集精英,把余切的安排出版。角川株式会社的社内,有些人担心这种会触怒日本政府,劝角川先避一下风头,角川春树大发雷霆拒绝了。

    又有人建议:“余先生的还没写完,他在英吉利应当是连载着的,不如等他连载完再一起出版。否则万一他有修改,我们怎么办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

    角川春树请示余切的想法,余切告诉他要尽快出版。于是角川春树力排众议,要求在一个月内把《里斯本丸号》排版成册。

    “就分为上下两部吧。对余切这样的作家,我们应当展现出我们的诚意。”

    就这样,《里斯本丸号》的单行本竟然在日本最有希望上市。

    在英国这边,余切也安排在《欧洲通讯》上发表。

    《欧洲通讯》是当地留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专门为华人移民介绍欧洲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大陆的近况。它率先连载后,欧洲当地发行量较大的《龙报》也开始连载。一时间,全欧洲的华人都开始了解到四十年前的一桩旧事。

    “——来一份报纸!”

    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人道。他的德文名是沃尔夫冈,中文名是顾彬。

    老板是个报亭的华人,脱口而出:“这是专门给华人看的报纸,有英语有汉语,我看你是个白人……你是不是买错了报纸?”

    “没买错,我就是为了余切来的。”顾彬指着报纸上余切的照片道。

    他一手交钱,一手拿到报纸,随后便像一个中国人那样,蹲在路边看余切新写出来的。

    故事一开头便吸引住他了:主角竟然是三个英国水兵!

    如果顾彬没记错,这应当是余先生第一次写白人主角。

    《2666》当中虽然有几个白人大学生,但那算不上主角,只是通过这几个人提供一个画面;而在《里斯本丸号》里面,这几个水兵就是实实在在的主角。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群像戏,英国水手和中国渔民……那种磅礴感已经扑面而来。

    一想到这,顾彬就激动起来,他一边看一边分析:余切这新作似乎有历史原型,他言之凿凿的提到了英军的某个部队;至于舟山附近的岛屿,也是现实中存在的地名。

    ——“里斯本丸号”虽然很陌生,但余切自然不会随便取一个拗口的日语名字。

    顾彬一目十行,以求尽快了解故事全貌。他不断在心里默念要点,极重要的就记在纸上……到了后来,顾彬已经忘记自己是出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看这一,他完全沉浸到余切所讲述的世界当中。

    本来,作为德国人看待二战,多少会有一些身份上的尴尬。可这却歌颂的中国渔民,日本人是丑角,英国人也不是伟光正,一些情节简直让顾彬拍手大叫——黑得漂亮!英国人就是这种忘恩负义的伪君子!

    最有圣子一般纯洁的只有那些缺衣少食,却还要救助英国人的无辜渔民。他们值得一切赞誉。

    顾彬自认为德国人和中国人无冤无仇,当然很有代入感。

    故事的一部分,和他的心灵共鸣了。当顾彬看得头晕眼花,不得不站起来活动身体时,他才发现天色都变暗了,他不知道在这里蹲下来了多久!

    他意识到这至少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