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老田的贡献 (第1/3页)
侯可明等人坐在放映室里,边等着还没来的“客人”,边轻声的聊着。
所谓的“客人”,是京城电视台以及央视的人。
倒不是北电或曹阳联系的他们,而是他们听说曹阳的毕业作品是纪录片,又打听到这部作品会做成七集。
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曹阳不仅用了全球最先进的数字摄影机,还出动了最前沿的无人机航拍,以及还用了微观镜头、高速摄影等……
总之,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那真是奢侈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这个“奢侈”,包括据说整个剧组有索尼最先进的CineAlta F35摄影机的全套设备,并且还是整整三套!
还有阿莱最先进的ARRIFLEX D-21的整套装备,两套完整的ARRIFLEX D-21啊!
还有一套Phantom的高速摄影机。
至于还有RED ONE的三套设备,虽然据说RED ONE很不错,性价比很高,但这毕竟是“廉价”设备,倒是没让业内感到多震惊。
央视以及京城卫视震惊的是,一部纪录片不仅有这么多最先进的装备,居然还组建了六个拍摄小组,每个小组的导演几乎都是业内大咖。
比如总执行制片人是全球著名的制片人程建业、小组分集导演有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顾常卫,以及最近这半个月引起全球关注的华夏大导演宁昊……
另外,这部纪录片前后出动数百人的拍摄团队,足迹遍布五湖四海,纪录片的总投资预估超过1500万……
当然,这个1500万不包括请顾常卫、程建业和宁昊这样的“大咖”的钱。
因为像顾常卫这样拿过两届奥斯卡最佳摄影的大咖,他在好莱坞的报价,1500万人民币还不够请他的薪酬。
所以在打听到这些“内幕”消息后,无论是央视还是京城卫视,几乎都马上做出了决定: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的话,试试看能不能拿下这部纪录片的播放权。
于是,央视和京城卫视几乎同一时间找到了北电。
侯可明虽然觉得这是好事,但肯定要跟曹阳商量,以曹阳的意见为主。
不过前阵子曹阳从好莱坞回来后,就一直忙着给《舌尖》做后期,侯可明没找到机会给曹阳说这事。
等到曹阳做好《舌尖》,才总算把这事告诉了曹阳。
所以在北电这边定好时间第一次在小放映室播放《舌尖》时,才临时决定通知的央视和京城卫视。
这年代,电视台尤其是上星的电视台都是“大爷”,央视更是“爷爷”辈,但也要看对象是谁。
若是一般的内容生产商,比如国内的那几个民营影视制作公司,上星的电视台随便一个“小”购片主任之类的,他们就要费尽心机的做好接待工作。
这年代像是华亿这类公司,用公司的签约艺人做公关的,不在少数。
可对于曹阳,电视台那是真没办法“牛”起来。
哪怕央视也是一样。
“《宿醉》的北美票房怎么样了?”
侯可明对左手边的田庄庄问道。
今天试看《舌尖》,是要决定在导演系的优秀毕业作品展映上,怎么播放才更好一些的,所以作为导演系的系主任,老田坐在了侯可明左手边。
而像老司徒、谢非、郑东天等导演系老一辈的人,单独坐在了一起。
听到侯可明提起这个,老田顿时咧开了大嘴。
《宿醉》的制片人和编剧是曹阳,虽然是老司徒的关门弟子,但实际关系来说,也算是老田带出来的,两人关系自不用多说。
导演宁昊呢,是老田带过的研究生,算是老田收的弟子。
所以《宿醉》的大卖,老田是非常欣慰的。
唯一让老田可惜的是,根据曹阳的说法,这部电影是“低俗”喜剧,瞄准的就是经济危机后的“失意”人群,就是冲着票房去的。
要是在票房大卖的同时,还能提名几项奥斯卡,老田就更高兴了。
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可惜啊!
“北美上映十四天,1.3亿的票房,还行吧。”
老田表面上波澜不惊,很随意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