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婉约周惠敏,豪放的魏明(求月票) (第2/3页)
种经验,甚至都没坐过飞机,所以路上需要你帮忙照应一二。”
“这个我义不容辞啊,”魏明爽快答应,又跟平安叔道,“如果你们有机会途径旧金山,也可以去看看姑奶奶,她和二奶奶关系很好,见到你应该会很高兴。”
魏平安何尝不想见见她呢,大年三十儿那晚母亲没给自己托梦,如果暂时没法去香港见伯父,那问问这位姑妈倒也是一个办法。
晚上魏明准备去团结湖睡觉,过去的时候正好碰见小梅。
他也正想找魏明:“哥,这个《商标法》要正式施行了,咱们东方新天地是不是也要弄个商标啊。”
“哦,这是好消息啊,商标法施行,说明要重视市场经济发展。”
商标,或者可以叫logo,一个简单的图案可以给消费者更直观的印象,之前东方新天地一直没考虑过商标的事,但商标这档子事早就有了。
一些老字号如京都念慈菴、青岛啤酒、中国铁路在民国时期就是那个标志了,最近几年如中国银行、同仁堂也纷纷设计了自己的专属logo,只不过之前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来保护商标。
梅文化是想着让魏明给设计一下,毕竟他有美术底子。
魏明想的则是:“要不这样,咱们利用这个机会也广告一下,你在报纸上登文,就说征集东方新天地商标,如果方案被采用奖励多少多少钱,我也做一个,盲投,最后你和钱阿姨你们几个商量着看哪个最合适最有创意,我还是更相信广大群众的智慧。”
“嘿,这个主意好!”梅文化忙不迭点头,还得是明哥这脑袋瓜。
就是这个奖金要弄多少呢,不能太多,容易招人惦记,也不能太少,要不然人家没动力,而且达不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魏明就跟他说了这么多,随即上楼找姐姐了,距离他要去香港的时间越来越近,得珍惜啊。
雪姐姐也在,过几天就是她的30岁生日了,魏明会在生日后动身。
龚樰其实不想过,这可是30岁的生日,过完这个生日,自己就是30岁+的女人了,而小魏还是20出头的小伙子。
不过她不想过也不行,朱霖嘿嘿笑着:“去年我就是这么过来的,你也得来一遍。”
想到去年朱霖过生日时的三个人玩的有多疯,魏明有点期待那一天快点到来了。
在等待这一天到来前,《博物馆奇妙夜》正式在《童话大王》发表,虽然因此中断了一期《黑猫警长》,但销量反倒呈现了增长的趋势。
停滞了好长时间的《童话大王》销量终于又涨了,而且不年不节的,还为故宫带来了一波参观高峰。
至于在国外,有着y的金字招牌,再加上《博物馆奇妙夜》精心打磨的超高质量,英文版在英美几国的销量很快就突破了50万,成为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爆款。
有了这个招牌作品,公司再出去跟那些作家谈合作的时候也就容易了许多,局面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而且梅琳达还在持续打榜宣传买通告,势要把这个绘本故事打造成一个长销经典。
另外魏明提出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的具体想法也让她觉得很有搞头,青少年是追求刺激的年纪,沾点恐怖,还有魏明那些神奇的脑洞,说不定他们可以创造一个图书销量的奇迹!
她给魏明回信,准备先拿《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试试水,做一个小册子图书,如果成功了再做《博物馆奇妙夜》。
“还有,既然要做成系列,你一定要多努力,不要总想着日女人,最好每个月都能写两个新故事出来。”
当梅琳达的信来到燕京的时候,魏明已经给龚樰过完生日,动身前往香港了。
这是一趟直达的航班,在他的座位旁边是86岁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老先生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的样子,一头银丝,身体比之魏明巡逻的时候还要更差了。
旁边他的孙子明显要高壮不少,精神头也足,对什么都好奇。
孙子名叫宛小平,二十多岁,去年刚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
之所以随母亲姓宛,主要也是孩子多,她母亲生了四个,而且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非常辛苦,再加上外祖父也是词学泰斗宛敏灏教授,所以就让他随着母亲这边的姓氏,算是继承宛家衣钵。
这些都是候机的时候魏明打听出来的,他也好听个八卦啥的。
“小魏你到时候是跟我们一起住吗?”飞机平稳后,朱先生问魏明。
朱先生这次赴港中文,主要是出席“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这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文化论坛之一,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于1978年创办,每年邀请一位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历史与文化进行系列公开演讲,所请的都是业内权威。
钱宾四,也就是钱穆,港中文的创始人之一,鼎鼎大名的吴越钱氏后人。
这次赴约算是组织成全老人家跟几十年前的老友最后见个面,毕竟他们都是八十好几的人了,时日无多,而且钱穆更加不可能回来,只好让朱先生出去。
港中文在新界的沙田,对于魏明来说稍微有些偏远。
“我把你们送到地方就先走一步了,我发小在香港,住他那里。”魏明拿阿龙当挡箭牌。
朱老点点头,又跟魏明聊起了学术上的话题,魏明也是很懂美的人。
都是同龄人,宛小平感觉自己都插不上嘴,不愧是魏老师啊,学识渊博,听他和祖父聊天不像是二十岁,倒像是七老八十的老者。
魏明其实真的活了六十多年,再加上后世信息接收的多,见识达到七老八十也也不算夸张。
而且魏老师很会做人,时不时也会把宛小平拉入话题中。
因为宛小平从小是跟着母亲和外公长大的,所以对宋词的研究很深,颇得外公宛敏灏的真传,所以魏明跟他多是聊宋词。
宋词也是最适合被改编成现代歌曲的古代文体,为了去香港跟阿敏有的聊,魏明前段时候也看了不少。
一路上丝毫不觉得无聊,中午之后,在飞机上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