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安邑忆旧  晋庭汉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五章 安邑忆旧 (第3/3页)

自己又该如何与这些人相处呢?

    刘羡之前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于胡人们,他原打算以合作为主,提防为辅。但在听说张轨的遭遇后,他不得不更加慎重,毕竟眼下的自己,实力单薄还不如张轨,恐怕连一次背叛都承受不起了。

    在这时候,绿珠又告诉他一个消息说:“我还听长安的商人说,现在的长安之中,有一个名叫刘聪的匈奴人,在征西军司担任赤沙中郎将,说和你交情匪浅,是真的吗?”

    刘玄明也在这?刘羡闻言一惊,随即记起来,上一次和刘聪见面,还是四年前的事情。

    那是在孙秀政变前夕,刘聪已经察觉到政局不对。为了躲避灾祸,他选择去投奔新兴太守郭颐,返回并州去了。临别之前,他还专门和自己比试了一场狩猎。当时陆士衡还在,两人分别的场景,一切都历历在目。没想到啊,时过境迁,河间王竟然把他征辟到长安来了,而且已经做到中郎将了吗?

    时间过得真快啊,刘羡一时只感到物是人非,整个人空落落的毫无实感。好久才反应过来,若刘聪在长安,那他就是自己的对手了。说起来,自己还没有同他交手过,莫非这一次入关,就要成为两人的第一次交锋了吗?这是否又说明,并州的五部匈奴,也暗中投靠向了河间王一方呢?

    刘羡嗟叹良久,不管命运如何安排,如今的关中形势之复杂,已然远远偏离了自己的猜想。还好自己给自己留了一定的余地,此前没有贸然选定策略,否则朝令夕改,就显得非常尴尬了。

    接下来的时间,刘羡一面思索新的战略,一面邀请河东的诸多遗民前来相见。这是原定的想法,想要制定出合适的计划,他也要清楚自己手上到底有多少实力。

    大概在三日后,薛兴领着一众同乡前来相见,分别是诸葛预、庞象、马恪、马明、刘浑、董皓、陈裕、王贞等人,基本是与薛兴的同龄人,郝散之乱时,也多与刘羡见过。只是那一次,大家还不能以君臣相称,这一次,众人便不进行遮掩了。大家对着刘羡大行君臣之礼,然后说道:“主公但有吩咐,我等愿受驱持。”

    然后他们向刘羡献上了一份清单,这是郝散之乱后的十年中,遗民们在河东辛苦积蓄下的物资,如今皆可供刘羡取用。其中有:

    粟二十万斛、稻二十万斛、麦十五万斛、豆十五万斛、黍八万斛,五谷合计约近八十万斛;

    刀剑万余柄、弓两万张、箭矢四十万支、皮铠八千余副;

    战马两千余匹、各类驮马、牛、驴三千余匹;

    除此之外,还有各类绢帛约十八万匹、绵二十万斤、金银合计四千万钱。

    而最重要的东西,不在清单之内,而在清单之外。薛兴向刘羡悄悄耳语说:“主公,如今的河东三十四万人口中,有十三万人是我们的人,皆倾心于您。但凡您一声令下,从中抽调三四万丁口,绝非一件难事。”

    刘羡听罢,煞是感动。他深知这个乱世年岁中生存的不易,而这些物资,显然是大家掏空了家底,竭尽全力拼凑出来的,相当于白白多交了四五年的赋税。自己若是不能成事,岂非是浪费大家的一番苦心吗?

    他当即对众人承诺道:“请诸位放心,刘羡必不会浪费这里的一分一毫,都会用在正道上,而若有朝一日我得偿所愿了,也绝不会忘记诸位的艰辛与苦劳。”

    只是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薛懿,私下里问薛兴说:“薛叔公如何了啊?身体还好吗?”

    听到这里,薛兴长叹了一口气,回答道:“不知为何,我家大人腰出了问题,身体也愈发坏,快骑不动马了。请来的医疗们都说,大限估计就在这两三年吧。”

    岁月催人老啊!刘羡愈发感受到时光不等人,他本来还打算多修养一阵,等李矩带兵回来,农民们过了春耕,然后再做大动作。但现在看来,必须抓紧时间,尽快谋取出路了。

    于是刘羡传令于整个河东郡,命县令以上官员尽数赶来安邑,由此召开入关后的第一次大型军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