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邑忆旧 (第2/3页)
乳名说:“奉药,你长大了!让我看看你!”靠近了细细打量一番,再握住了一旁绿珠冰凉的手,低声说:“要注意身体,你又瘦了。”
这些年来,妻儿算是刘羡亏欠最多的人了,在各种政斗之中,敌人总是不择手段,试图用家人来威胁他。而刘羡虽然做了一些布置,可不管怎么说,家人们总是处在各种危险之中。阿萝母女不得不深居简出,绿珠母子不得不隐姓埋名,这都是受了刘羡的牵累。
但这些都过去了,经过长达十数年的分居以后,自己的这个小家终于团聚了,这是他长久以来的一桩心病,如今总算了结了。当天晚膳的时候,一家人就聚在一起叙话,而刘羡主动地要了一些酒,对妻小们郑重承诺说:“从今日开始,我再不会将你们置于险地了。”
阿萝和绿珠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她们自然不会对刘羡有所苛责,而灵佑年纪太小,甚至才刚刚开始记事,自然也不会抱怨。刘羡最担忧的就是刘朗这个孩子,他是自己目前唯一的儿子,简而言之,也就是自己唯一的继承人,可自己却陪伴他太少了,实在不算一个好的父亲,若这孩子怨恨自己,自己该怎么办呢?
好在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孩子听了刘羡的话后,竟起身握剑做剑士状,沉声说:“请大人放心,不用您操劳,只要我在家中一日,就不会放任何贼子进来!”
见他握剑的姿势有模有样,刘羡都愣了,随后开怀大笑。阿萝也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指着刘朗说:“辟疾,真像你小时呢!”
刘羡这才知道,这些年,李矩还教了儿子剑术。如今让刘朗在面前舞弄了一番,竟然还颇具水准,至少比自己练了一年时的水平要高。然后刘羡又考校刘朗的文史,这小子已经能背诵《孝经》、《大学》,通读《春秋》了。
见孩子已经初露锋芒,刘羡欣慰地心想:文武之道,看来后继有人了。
等夜深了,孩子们都去歇息了,刘羡就留在绿珠房里和她说话,主要是打听这些年好友的近况:“这几年,阿田(张固)与雉奴(郤安)他们都还好吗?”
绿珠笑道:“都还好,你走的这几年,他们也都在关中娶了妻,安了家,如今都有孩子了。”
“渠阳呢?”刘羡也没有忘了吕渠阳这个氐人师弟。
“渠阳也过得不错,好像是因为凉州生了大乱的缘故,近来有不少胡人下陇来投奔他,好像有千来人了吧。”
“凉州大乱?”刘羡听到这个消息,立马警觉起来,他端正身子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发生了什么乱子?”
绿珠为人细心认真,擅长抽丝剥茧,她回忆了一阵,很快回答说:“是去年年底的事吧,凉州这些年一直生乱,是士彦公(张轨)遣使说服了凉州的鲜卑大人若罗拔能,有了他的支持,才在两年内斩首万级,平定了凉州乱事。”
“我看过士彦公在给朝廷的军报,是有这回事。”刘羡点点头,又问:“这乱事不是平定了么?怎么又出了差错。”
绿珠接着道:“好像是平定乱事后,士彦公与若罗拔能不和吧。据说若罗拔能为人倨傲,麾下有二十余万众,助士彦公平叛后,便自以为功大,放出话来,要士彦公把西海郡割给他,士彦公当然不许,他便怀有积怨,只是一直隐而未发。”
“去年士彦公派援军去助朝廷,这个若罗拔能便旧事重提,又找士彦公索要土地,士彦公仍是不许,若罗拔能恼羞成怒,干脆便起兵作乱,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战乱波及全州。下陇的胡人们都说,双方都不遗余力,恐怕要好久才能分出胜负。”
凉州全境大乱?刘羡听了这个消息,心中咔嚓一下,暗想:这可坏了,这岂不是说,自己暂时指望不上张轨的援助了?
而且由若罗拔能叛乱这个问题,他又想到了刘渊、石勒、蒲洪、姚弋仲、李雄、杨茂搜、拓跋猗卢、宇文逊昵延等等胡人英杰,在关陇之中,这些异族人的数量几乎完全压倒了在关陇定居的汉人。按照好友江统的说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