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渭水大战之三 (第3/3页)
会有骑兵?
他顺着响动的方向望去,只见明朗的月空下,出现了北面烟尘飞荡,弥漫天际,直向渭北营垒处驰来。而张寔分明地看到,为首的骑士背后,打着的是征西军司的白虎幡!
张寔大惊失色,他连声对周围的士卒说道:“列阵!快列阵!”
原来,西军是设计了一个二重圈套,第一层是在上游,以巨木顺流而下,作势要摧毁渭桥。可与此同时,他们也乘着夜色,令部分骑军从渭水浅滩处泅水渡河。因张寔等人要顾及拦截柏木,根本来不及注意这些异状,也不会想到,一向不善水性的西军,竟然敢于主动泅水渡河。
如今有上万人马夜袭而来,马蹄践踏,疾驰破风,手中枪戈如林,寒芒所指,尽是渭北的大营所在。张寔心中暗惊:如今全军的注意力几乎都被吸引在了渭南,渭北的防御难免松懈,若真是让对方斫营得手,整个大军就全完了!
可眼下他却顾不上许多,通令刘羡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令麾下的将士们迅速结阵,优先保卫住渭桥,避免这座沟通南北的桥梁被击毁。
以有心算无心,敌骑呼啸而来,狂风般瞬间淹没了营垒。他们身骑大马,手握火炬,看见人少处就往里烧。秋日天干物燥,很快就点燃了不少黑烟。与此同时,这些来袭的骑士们又高呼道:“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这么说着,眼见张寔等列阵在外的步卒,西军分出数百骑士,顿时奔杀过来。张寔虽说已经下令,让士卒们赶紧列阵,可这些人忙碌了一晚上,哪里还有多余的力气?阵型难免松松垮垮。西军几乎一个冲锋,就把张寔所部凿成了两半。
这情形让张寔心中更加急躁:这还怎么打?自己若连眼前的敌人都解决不掉,渭北大营岂不是更加危险?渭南所部看见渭北生乱,会不会也跟着溃败?
不得不说,阎鼎的这个谋划,确实对张寔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一度开始思考,要不要真的弃军而走,毕竟只有先活下去,才能有以后可言。
而就在这个时候,月空中响起了鼓声,鼓声一出,顿时将这些西军骑士的叫嚣声给压了下去。张寔抬眼望去,正见一人身穿袍服,不着片甲地站在营中一处高台上,在正中间的牛皮大鼓,亲手擂鼓,周围有数十名士卒同时响应。鼓声隆隆间,同时有人高呼道:“区区小贼,不足为虑!我军主帅在此,可敢来此一战?!”
在高台上击鼓的正是刘羡。
是时明月高悬,地上火光熊熊,渭北的士卒们见到主帅亲自擂鼓助威,原本还有些惊慌,此时皆不翼而飞。不由自主地靠拢过去。西军的那些骑士眼见刘羡现身,也难免眼红血热,放弃了其余追逐的溃兵,向刘羡所在高台中疾驰过去。
这顿时解了张寔所部的困局,他们眼见身边的西军骑士们舍下自己,纷纷向刘羡所部包围过去,可谓是如释重负。仅仅是交战的短短两刻钟,他们就损失了将近百余人。
但此时此刻,张寔并不愿在此地休整,他立刻对身边的陈珍说道:“快把剩余的人聚拢!”
陈珍瞬间明白了主君的意思,他也要去驰援刘羡所部,但他难免生出疑问:“我们这群人,伤得伤,倦得倦,这个时候过去,能有什么用?”
“多一个人挨刀也是用,壮壮声势也是用。”张寔远望两军之间剧烈的厮杀与冲突。火光之中,西军有人已经杀得兴起,将上半身的衣服脱了,提着大斧在人群中挥砍。而安乐公麾下的将士们,亦有人迎头顶上,火光使得鲜血发出绚烂的光芒,人们手中的刀刃,亮丽如诗。
张寔沉声说道:“生为大丈夫,既生此英雄争锋之世,怎能落后于人?我与元帅几乎同岁,又怀有利刃,此时他迎难而上,我反倒避让,不感羞耻吗?”
说罢,他骑上自己的马匹,一鞭打在马股处,在嘶鸣声中朝咸阳原战场上奔驰而过。陈珍见状,也不敢怠慢,立马招呼着剩下的兵卒们,竭力用双腿赶上公子的背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