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汉中攻略  晋庭汉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一章 汉中攻略 (第1/3页)

    在武侯祠稍做祭祀之后,刘羡开始做进一步的推进。

    汉中郡一共有八个县,自西向东按顺序数去,分别是沔阳、褒中、南郑、成固、兴道、黄金、蒲池、西乡。这八座城池中,仅有南郑与成固两县,是建立于平原之上。而其余的六个县,则是依山傍水,毗邻秦岭巴山而建,将汉中打造成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同时也是一座无法逃脱的天狱。

    (汉中郡地形图)

    这是曹操在打下汉中后,曾经由衷发布的感慨:南郑直为天狱!虽然名义上,汉中是连通巴蜀、关中、陇上、乃至于江汉的交通枢纽。可每一道能够通往汉中的通道,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无不是要翻山越岭,穿过数百里岩穴。而在道路的尽头,却又都是一条狭窄的谷口,仅需要一两座城池,就可以将其简单封锁。

    而汉中郡恰恰就是如此布置的。

    其中,沔阳县与阳平关可对应陈仓、祁山、金牛三道;褒中可对应褒斜道,也就是俗称的栈道;成固县与赤坂围可对应傥骆道;兴道、黄金、蒲池三县,则对应子午道以及东去的汉川河谷。只有西乡县稍稍普通一些,它仅控制着汉川的支流,作为沟通魏兴郡的次要通道。不过,这也是在当下而已,在以后,西乡将成为荔枝商道的中枢,成为仅次于南郑的大城。

    而这些县城的具体布置,基本是出自于蜀汉名将魏延之手。他不只是调整和设立了这些城池,同时还在周边的道路深山中,设立了众多军围坞堡,继而形成了一个锁链式的防御体系。当年王平在兴势之战,仅仅用不到三万的兵力,就阻挡了曹爽十余万大军的进攻,其威力可见一斑。

    但反言之,一旦不能将这个体系完全掌握,出现了漏洞,那汉中也就不能彻底归属于一方,战事也就暂时不能终结。

    身为陈寿的弟子,刘羡熟知汉中历史上的各种战事,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当即与何攀、李矩、魏浚等人商议,打算将当下攻势的重点,先放在除南郑以外的其余诸县上。只要先掌握了汉中的诸条要道,那停留在南郑的守军主力,也不过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罢了。

    诸将都认同刘羡的这个战略,但在此时刻,魏浚却提出异议道:“明公,这恐怕不甚妥当。”

    “哦?公治有何意见?”

    魏浚向刘羡郑重道:“在下以为,要逐一扫荡汉中诸县,恐怕太过于浪费时间,没有一两月,恐不能将诸县尽数拿下。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速战速决。”

    “为何要速战速决?”刘羡问,虽然他也想要尽可能快地安定下来,但为了尽可能减少伤亡,一两月的时间,他还是等得起的。

    魏浚拿出一份军报,递给刘羡道:“明公,这是南郑传到阳平关的军报,说河间王任命张方为新一任的梁州刺史,让他率军入汉,继续追讨于明公。”

    此言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他们并不知道刘羡对于关中局势的判断,对于张方,仍然带有相当的恐惧,于是都靠拢过来,连连追问详情。

    原来,魏浚也是几日前得到的消息。根据南郑与长安传递消息的速度来看,这最少也是二十天前的军报了。而军报上所载,除了对张方的任命外,还有关于征西军司与刘羡之间的战事描述,以及关于事后的安排布置。刘羡接过手一看,不禁有些啼笑皆非,这都是在哪个世界发生的战事?

    军报中关于张方到来前的战事,描述还算诚恳,无非是夸大了一些刘羡所部的损伤,而对己方的损失语焉不详。但对于张方到来后的战事,就和刘羡的记忆大相径庭了。

    其中记载,在一月之前,也就是张方得令入关之后。因为事情紧急,张方对河间王又忠心耿耿,故而他马不停蹄地率军来援,试图将刘羡所部留在关内。结果一时追得急了,以致于率部孤军深入,不意中了刘羡所设的埋伏,继而遭遇了一场惨败。

    说是虎师折损过半,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