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汉中得手  晋庭汉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五章 汉中得手 (第2/3页)

见状,哪还不知道大势已去?本来县内的守卒就不多,主要依靠当地的乡人协助,如今一旦失去支持,再负隅顽抗,无非是自取其辱,还不如主动开城。

    于是诸县纷纷投降,除去南郑之外,其余汉中诸县,皆五日而下。等到十一月辛亥,也就是刘羡兵临南郑城下的第二十四日,也传来了西乡县投降的消息,刘羡基本掌握了汉中郡的所有要道。

    也得益于此,刘羡在汉中的风评扶摇直上,他虽并未进驻南郑城内,但在翠屏湖的军营中,前来拜见他的汉中士族,可谓络绎不绝,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已经事实上成了汉中的主宰。

    次日下午,汉中上空雪花飘飘,将翠屏湖铺成一条雪原,汉川和翠屏湖上都冻了一层薄冰,气候很显然已经冷下来了。不过汉中的冬天要比关中暖和不少,移民们趁着尚还能忍受,顶着风雪在原野中搭建房舍,傅畅等人正在着手规划一个月后的屯垦,在为下一个春天而做准备。

    而刘羡营前的长龙依旧不变,诸县推举出来的县府官吏,都在这里等待刘羡的召见与问询。

    “借过一下,我有要事见元帅!”

    这时候,孟和好不容易穿过这条行列,进入了刘羡的主帐。而刘朗正在帐内读书,看见他进来,还不等孟和问话,便把书收起来,主动去向客帐的刘羡通报此事。

    过了一会儿,刘羡从客帐退了出来,看见孟和正在抖搂披风上的尘土,就给他斟了一杯热茶,说笑道:“怎么样?阎缵什么反应?”

    孟和连忙将披风折好,接过冒着热气的茶盏,坐下后对刘羡说道:“兄长,阎缵那边还是不肯降。”

    这个消息倒令刘羡有些意外,他给自己也倒了一碗茶汤,上榻后问道:“郡内只剩下南郑一座城了,他还不愿降,莫非他还在指望张方?”

    这几日,刘羡已经开始了与南郑守军的洽谈,虽然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刘羡还是不想直接与南郑守军开战。一来是因为兵力珍贵,刘羡想减少损伤,二来是因为守将阎缵颇有民声,若是与其开战,最后杀了他,恐怕有害贤之名,不利于以后的发展。故而刘羡还是想招降阎缵,以和平开城来完成对汉中的攻略。

    刘羡本以为,其余山道全部入手的情况下,阎缵就会投降。不意真到了这一刻,阎缵只剩下一座孤城,他竟然还是不肯投降。

    “可能有这方面的缘故。”孟和说:“不过我看,也有别的原因。”

    “别的原因?”刘羡听闻此语,就准备聆听下文,不料孟和此时有些吞吞吐吐的,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有什么事就直说,不要有顾忌,头疼也是我的事情。”刘羡大概猜得到,阎缵应该提了一个很难堪的条件,但再难堪又能难堪到哪儿去?他觉得都是能解决的。

    “兄长,阎缵说,这些年来,仇池多次率部侵掠汉中,还在汉中扶持数支马贼,在汉中扰民无数,和他甚有恩怨。听说兄长与仇池人为伍,他认为,这就是沐猴而冠,怎么可能成就大事呢?”

    “所以阎缵说,兄长要想他投降,除非兄长先把那些马贼的人头都砍了,他才会考虑此事。”

    听完孟和的言语,刘羡这才明白,为何孟和会感到如此为难了。

    自己才刚刚娶了阿蝶,杨难敌成为了自己的妻兄,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结果阎缵就提出了这种要求。这若是执行下去了,极可能会让两家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酿成内乱,还不如根本不提。

    但刘羡闻言,却极为重视此事,他沉默少许后,问孟和道:“阎缵说的这件事,是真是假?为何你们没有和我提过?”

    孟和没有说话,可沉默也是一种回答,刘羡心中已经有底了。

    很显然,众人都认为,杨难敌的军队是客军。刘羡在关中的两次整军,都没有将杨难敌的仇池军整合入内,两军不过是盟友关系,不能做一致要求。而杨难敌又是刘羡的姻亲,若是说他的闲话,以后被其知道了,说不得多了一个仇人,还不如干脆当做没有此事。

    等孟和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