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6章 要下海先憋气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36章 要下海先憋气 (第1/3页)

    没错,连国远集团都闻讯赶过来旁听。

    就知道让卫东那张“国内销售、外贸、汽车、电脑、电器、服装、半导体、酒店、房地产建设、商场超市、体育,码头船舶”,十二大门类的就业指导表,传播有多广了。

    这位也就四十来岁的领导,还在现场做起了招聘广告:“我们是个年轻的单位,1983年才刚刚成立,肩负国家朝着世界各地进行远洋运输的工作,卫东同志说得很对,我们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但这都不会影响我们朝着世界各地坚定发展的脚步,所以我们也需要年轻的战士们来加入!”

    的确是真有点双向招聘会的味道了。

    让卫东连忙鼓掌感谢。

    他自己的队伍能招多少人,还得靠众人拾柴火焰高。

    而且这种展开十多个门类的招聘,连他自己说来都倏然而惊,卧槽,老子覆盖了这么多门类,还不会让人觉得是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吗?

    他只是为了这么多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不得不展现出来招揽承担。

    现在有国远参与分担,肯定是求之不得。

    “是是是,因为我想着平京没靠海边,这船舶类的工作名额就交给一些相关院校发展……”

    全场都在伍曦他们带领下起哄。

    之前绝对看不到这种放松欢快的自由气氛。

    热血又阳光才是青春啊。

    让卫东也笑:“我之前不是谈过,我是一辆东风走天下,半年时间开着运输到华东地区,再到平京,又从西北路线回蜀川,很兴奋、见识很多,但如果真上班让你天天、年年都这么在公路上跑,很累很辛苦,很多长途车司机都有胃溃疡、胃下垂,路况条件不好,安全因素很多,现在我们拥有五十多辆运输车队在南北两条线路上奔波,直到我们两年前偶然接触到船运……”

    尤启立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才算理解到让卫东是怎么把他如同鸡肋的船队,变成参天大树的。

    “如果大家把长江理解成一条宽阔的公路就明白了,这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效率的水运系统,江州为起点,沪海为终点,单凭长江就能覆盖半个多国家面积,水运成本是所有运输方式里面最低的,我们能沿途卸货完成所有运输货物,可直到去年,我们抵达沿途各省都还是用人力跳板,上船肩挑背扛,这跟一百年前的运输方式没有什么不同,最多把木船换成了钢铁货驳而已。”

    大学生们鸦雀无声,眼神里肯定带满了思索。

    几台摄像机,尤其是今天加入的砖儿台演播级摄像机稳稳抓拍住让卫东的讲解:

    “我们用上了集装箱,大家想象下,一个12米长,两米四高、两米四宽的铁箱子,出发的时候就按照每个地方装满该地的卫生巾、照相机、电器、服装,整整齐齐的迭放在船上,每到一个码头不再需要人力货运,直接用吊机把这个箱子吊上岸,船舶即靠即走,原本二十天左右一趟的船期,现在七天就能完成,这是不是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

    所有大学生都震惊了。

    他们当然能听出来这种进步。

    这么简单,这么粗暴的吗?

    国远那部分人肯定全都在探讨议论,比手划脚。

    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