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商量才是商人,生意才能产生 (第3/3页)
曾经的蜀川记者隐约知道这个事:“对对对,好像是几兄弟搞的养猪饲料,出栏量显著提升,正好从蜀川往高原送,我觉得可以尝试。”
让卫东点头:“我通知他们利用现有冷藏柜先马上给你改几台车出来,争取明年开春就能试运行……等等,这是集装箱车改个屁呀,就应该是从高原下来,到江州,直接吊装上船,插上电源送到沪海换海轮,从头到尾根本就不用卸车。”
所以思路打开后确实需要商业头脑来操持:“全省规模大了,可能出口量不足,那么就得朝国内销售,也许到不了二十元每斤,嗯,这个我再来想办法,先做起来……”
这就是他跟尤启立最大的区别,形成资金规模后不去搞那些资本运作的赌博生意,依旧在实体产业上打转就有很大的资金优势了。
长途电话真的不方便,等虞晓秋好不容易联系上人交代回来,这边兄弟俩已经兴冲冲的准备撤离都要去打电话。
所以还是去高原驻京办吧,那条件自古都是最好的。
可刚刚走到门口,有人已经找上门来:“好难找啊,卫东你来了就肯定要帮忙把局面做出来。”
于松海不认识这二副局的经理,但不吭声的靠在边上琢磨自个儿的思路。
让卫东上个月安排好六致和的地产改造就跑了,现在也不好再跑:“不是已经动起来了吗?”
扎堆儿在老城区的各种作坊、街道工厂,就像玩华容道游戏似的,先到机场路边汽车工业园隔壁拿些地块,开建食品工业园的厂房宿舍,甚至疯狂建厂房汽车工业园还先借了点给他们。
所以才有六致和可以马上搬迁个酱菜园子、制作工坊过去,这个把月已经雷厉风行的拆了出片空地在开始挖坑打桩了!
套路跟老耿、老程他们那个一模一样,都是抢在时间点前先把场面搞出来。
结果这位笑得非常诚恳:“今天卫东同志关于善战者还是要有赫赫功名的说法,很有意思很有特点,既然我们已经带头推动了京城部门单位的房改,那就再做全面点,也给各家兄弟单位表个态。”
这才第一天开会,内部讨论什么问题,别人可能打听不到,这家单位几乎就是在旁听。
甚至……让卫东看着对方毫不犹豫的笑容眼神,有个大胆的猜测。
也笑了:“是马上就要再做点房改的动作吗?”
对方马上坚定点头:“是!”
让卫东其实也没啥新招儿:“当初我们不是探讨过吗,三条房改线路同步进行,做食品工业园区,拆迁市区地块建高楼,这俩都在做了,唯独第三条,市里面给你们在城南地区划的产业外迁地块,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你们可以在那建个肉制品或者水产市场。”
这位已经拿个本儿在记录了:“肉制品?那涉及到检疫、屠宰检查,审批环节比较麻烦,水产品倒是比较合适。”
让卫东已经理清思路:“要不就干脆做个副食品批发市场,全市老百姓都可以去批零购买,甚至做点小买卖都不耽误……”
这下于松海都抬头看了。
好像这家也很需要冷藏集装箱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