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最好的上映时机 (第2/3页)
河同样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就这种水平,他是怎么好意思挂名编剧和副导演的?”
“或许这才是方星河的真实水平,我们不应该对他的作品抱有期待,那部《少年的你》,恐怕是一个更大的笑话。”
然后,嗨了没几天,海外上映版本才是由方星河主导的消息传来,当场把他们干懵了。
再之后,随着海外捷报频传,国内舆论场顿时乱成一锅八宝粥。
“卧槽!方版《英雄》横扫全球了?真的假的啊?”
纸媒时代有一个特点:难以考证外部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一,国外报纸上的信息本来就有可能是带着立场的断章取义。
第二,转回国内的过程同样会有二次加工。
第三,没有谁格外权威,国内的媒体有权力决定相信什么、质疑什么。
于是乎,乱七八糟的消息混为一团,谁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批评和赞誉交织,欣赏和痛恨共存,不断上涨的海外票房难辨真伪,惟有那篇《中国意识》真实不虚。
不用怀疑,这玩意必然让国内的舆论环境更加混乱。
在1月8日,人日决定转载中文版全文。
1月9日,《英雄》忽然不挨骂了,改成方星河挨骂了。
他在美国都没有被骂得这么狠。
美国的自由主义阵营批判他,但此刻的美国是国家集体主义占据上风。
在政治层面上,美国上层选择对这篇文章进行冷处理,并没有任何借题发挥的意思,所以,影响力只在泛文化圈层蔓延。
可在国内不一样。
国内的资媒集体跳脚,同时有超大量“文化精英”应激。
王硕又双叒叕冲出来开喷:“方星河懂个屁的美国文化!《中美方世》只是一副更加激烈的春药,方星河是个搞传销的,他把那些伤身害审的毒烂东西裹点玉米面一炸,闻着喷香,吃了梆硬,但是真管用吗?爽过之后身体只会更虚!”
烈炎山等人誓死捍卫美式自由。
“美式自由不容置疑!美国的富强,是其高度文明的果。由果追因,民主的体制、自由的社会、包容的气度缺一不可。
方星河大言不惭,妄议文化,如同黄口小儿讲成人笑话,门在哪里都不知道,纯粹的纸上谈兵!”
TOP4的高校里,大量教授和学者撰文批评文章中的“错漏”。
“方星河对大一统思想的解读不正确——至少不够精准。
历朝历代,真正将大一统挂在嘴上的君王并不多。
在封建王朝时期,有价值的土地才是君臣百姓共同的追求。
所谓开疆拓土,重要的是有价值的土,而非精神意义上的疆。
他们不会为了统一而去攻打没有实际意义的疆域,所以,每朝的统治面积都不同,比如唐朝中后期的西域逐渐失去价值,所以宋朝完全没有动力收复‘旧土’。
北宋最核心的理想‘光复燕云’也不是基于所谓的‘大一统思想’,而是基于燕云两州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大一统作为一种政治口号,在我国古代王朝史中从未处于主流,更像是一块抹布,有需要时便拿出来擦一擦,用不到时便束之高阁。
方星河以此为核心,提炼所谓的中国意识,本质上也是在擦拭他的名望和声誉,非但不值得取信,更有一种哗众取宠的邀名博望之嫌。
这个自私而又聪明的少年,野心实在太大,只可惜,能力跟不上想法,徒惹人笑尔……”
写出此文的是震旦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严峰,诡辩水平有两座山那么高,当时就争取到了大量中立读者。
怎么说呢?
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大一统确实不是主流思想。
甚至可以说:除了发展之外,目前国内没有任何关于精神主体的思想。
逛过早年铁血论坛的网友都清楚,聊精神、聊文化、聊战争是多么小众的一件事。
绝大部分百姓,心里压根就没有“中国很牛逼”这样一个概念。
正相反,他们笃信的是“中国很弱,外国才牛逼,从文化到经济再到体制,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港湾媒体对此更是大加嘲讽。
“中国意识?中国有什么意识?专制暴政残酷镇压的统治意识吗?醒醒吧,衰仔!你所谓的中华文明已经落后西方文明上千年了,顽固封建的大一统思想正是这种腐朽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