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4章 最好的上映时机  Z世代艺术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74章 最好的上映时机 (第3/3页)

后的根源!没有民主,你怎么发展!没有自由,你怎么激发个体的能动性……”

    ……

    各路公知看不到海外版的结局,只能根据文章内容来猜测,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跳出来搅屎。

    一时间,国内满是节奏,又一次试图将方星河打倒批臭。

    此种盛况,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

    在事情的发源地,美国,左翼文学界认为方星河的“中国意识”和“美式自由”极具创新力,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启发性思考。

    自由主义阵营被戳了肺管子,但是在文学层面同样打不过方星河。

    他们不了解中国意识,但是深知美式自由的来路——巧得很,被方星河扒得清清楚楚毫无疏漏。

    从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再到积极自由的集体主义,直至今日的新自由主义;

    从美式自由诞生的原因再到发展路径,最后到衍生变形;

    从个人需要再到历史遗留,最后到资本影响和教育遗传……

    方星河将这一切拆得实在太透,懂的人犟不了嘴,不懂的人一看就彻底对上了脉,极具权威。

    反对派只好不理会文章的根本逻辑,胡搅蛮缠,撒泼打滚。

    于是影视界继续对着《英雄》开火,不搭理《中美方世》,更躲着方星河本人。

    媒体则仍掉脸皮,疯狂追逐方哥,试图拿到第一手采访素材。

    而在社会层面上,一场全新的,对于个体自由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全面打压,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启。

    每个Z世代都知道,美式自由的代表是LGBT,多性别主义,以及好莱坞忽然泛滥的《黑美人鱼》、《黑朱丽叶》等政治正确主义。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波魔怔般的自由浪潮,正是因为上一个时代大政府对自由主义全面压制的反弹。

    以2001年为节点,到霉菌撤出仲冬,正是一个集权到松权的完整轮回。

    而方星河的新文章,正好在集权初期横空出世。

    美国政府(或者形容为两派)选择了冷处理,即:官方不下场,随便你们吵。

    其标志性信号是,美国枪械协会从始至终未发一言。

    方大胆的嘲讽多刻薄啊?

    “砰的一声,持枪自由因此诞生。”

    作为全美最牛逼最暴力最悠久的民权组织,枪协想收拾谁都不怎么发律师函……寄子弹多省心?

    但是这一次,他们一声没吭,抗议都没有一句。

    美国上层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文化界和传媒界自有默契,以鼓吹和赞扬为主,很快就引发了社会性质的大讨论。

    文章太深奥,百姓看不懂?

    没关系,咱们有的是评论员和脱口秀演员。

    艰深复杂的文章很快被拆解为一个个简单易懂的口号式宣言,让看不懂文章内核的人也能理解再让个人自由主义蔓延下去的危害。

    美国佬百姓当然不会全面认同,该反对的还是要反对,可是,最起码在媒体层面,咱方哥早已正式成为“新生代超级文学新星”和“犀利大胆睿智的文化意见领袖”。

    事情的发展,魔幻到了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程度。

    方星河严厉批评了美式自由,大肆嘲讽的同时,用一句“动物世界”高度概括了泛文化界的蝇营狗苟。

    但美国那边普遍视其为“敢于直言且有深邃智慧的意见领袖”。

    方星河高度赞美了中国意识,总结出大一统思想在中华文明基因中的核心地位,兼具壮美和对未来的强烈希望。

    但在国内,大部分文化精英疯狂跳脚,普通百姓要么不理解,要么不认同。

    受此影响,《英雄》的票房走势也开始变得极端起来。

    在美国,放映规模迅速扩大,从1000块暴涨到1680块。

    终于在上映第二周,来到票房榜第二的位置,缩小了与《指环王》的差距。

    在中国,票房在上映12天之际,忽然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落。

    既不认可《中美方世》,也不喜欢谋子版结局的国内观众,观影热情明显萎缩。

    听起来实在离谱,但这又很真实,极具讽刺意义。

    当然,方哥肯定没慌。

    不止他不慌,卫萍也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你们不是想看看国际版拍成什么样吗?

    来,这就再割你们一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