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九章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四十九章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第2/3页)

    每日清晨,起床号刚一响起,帐篷里便立刻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学生们严格按照【内务条例】的标准,在一刻钟内飞速完成所有流程:整理着装、床铺,将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清扫帐内卫生,务必做到干净整洁。

    整理完毕后,便是绕河谷的晨跑。

    第一期的三百多名学生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统一的步伐,口中喊着“忠诚于大秦,誓死护北疆”的口号,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晨跑结束,依旧是列队宣读【秦王启示录】,面对李骁的巨幅画像,少年们的声音比往日更响亮,眼神也更坚定。

    而到了晚上,熄灯号响起后,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乖乖躺在床上,不许说话,更不许嬉戏打闹。

    教官们会不定时在各个帐篷外巡查,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纪律,轻则罚站,重则直接开除,没人敢拿自己的未来冒险。

    学堂的生活紧张、枯燥,却又异常有序,像一座精密的钟表,每个环节都运转得丝毫不差。

    直到这一日,学生们被分批叫到营寨的空地上,最前面站着几名手持剪刀和剃刀的人,学堂要给所有人剪发。

    北疆军中对发型本无强制要求,毕竟将士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族群,有的习惯蓄长发,有的则喜欢光头。

    可在武备学堂,根据【内务条例】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剪短头发。

    长发在军营里是累赘,夏天戴头盔闷热,容易捂出烂疮;不戴头盔骑马,风一吹就挡视线。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日常训练,士兵们根本没时间和条件去打理头发,时间长了便容易滋生跳蚤,传播疾病。

    剪了短寸头,干净、利落,还能减少伤病。

    所以,武备学堂的学生清一色的剪成了后世军队般的短寸头。

    这也是李骁以身作则,带动起来的风潮。

    而此刻,学生们剪头,无疑预示着最终的考核要来了。

    三日后清晨,所有学生都被召集到营寨广场上。

    他们列成十个整齐的方阵,横平竖直,每个人都背手跨立,腰杆挺得笔直。

    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

    片刻后,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广场入口传来,总教官带着几名学堂教官走上前台。

    而在他们身边,还跟着几名身穿黄底红边甲胄的年轻将领。

    那鲜亮的甲胄颜色,学生们一眼就认了出来他们的身份。

    “是大王身边的武卫军。”陈牧之心中暗自说道。

    学生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目光紧紧盯着那几名武卫军将领。

    根据他们胸前的标记判断,地位最高的是一名百户,其他几人都是都尉。

    总教官赵烈站在台前,目光扫过逐个方阵,声音洪亮道:“今日召集大家,只为明日的实战考核。”

    “我身边这几位,是大王派来的考核监督官,负责见证你们的考核成果。”

    “这位是武卫军李书荣百户,接下来由他为大家讲话!”

    李书荣比陈牧之等人大不了几岁,但毕竟是经历过关中血战的人,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沉稳的军人气质。

    他看着台下的学生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大王一直很重视武备学堂的学生,时常问起你们的训练情况。”

    “知道你们要参加实战考核,特意让我带来了五百斤饺子,今晚让大家好好吃一顿,庆祝你们的毕业。”

    “哇!饺子!”

    学生们心中暗自激动,眼中满是惊喜。

    在学堂里,饺子可是奢侈的东西,大王竟特意为他们准备,这份关怀让少年们心中暖暖的。

    等学生们的情绪稍稍平复,李书荣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此次考核的目标,是盘踞在大龙河下游的一群马匪。”

    “这群马匪作恶多端,劫掠牧民,还曾袭击过北疆的运粮队,是北疆的祸害。大王命你们前去清剿,既是考核,也是为百姓除害。”

    他指了指广场一侧堆放的甲胄:“为了让你们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大王还特意让武卫军调来了一批甲胄。”

    “虽然都是旧的,却都完好,你们今日便可领取穿戴。”

    学生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十几辆马车上都堆着黄色甲胄。

    甲胄上还残留着淡淡的血污,显然是经历过实战的。

    “竟然能穿武卫军的甲胄。”

    陈牧之心中激动不已,他和很多同学一样,就是希望毕业后加入武卫军,成为能守护大王的亲兵。

    如今能提前穿上武卫军的甲胄,无疑是离梦想近了一步。

    至于清剿马匪,学生们心中没有丝毫恐惧。

    此前训练时,教官们也曾带他们出去剿过几次小规模匪患,虽然都是听从指挥,却也积累了实战经验。

    “该学的战术、技能都学会了,这次终于能自己指挥作战了。”陈牧之攥紧拳头,眼中满是期待。

    李书荣继续说道:“你们要记住,你们不是普通的学生,很快就是大秦的兵士。”

    “兵士的使命,是守护国家,守护华夏的疆土;是即便身死,也要忠于大王,忠于大秦。”

    “这次考核,不仅要检验你们的本事,更要看看你们有没有资格扛起‘大秦将士’这四个字!”

    话音落下,学生们立刻抚胸,齐声大喊:“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声音震天动地,充满了少年人的壮志与决心。

    宣誓结束后,学生们排队领取甲胄。

    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属于自己的甲胄,虽然甲胄有些沉重,还带着旧血污的痕迹,却没人嫌弃。

    这甲胄上的每一道划痕、每一点血污,都是荣耀的印记。

    陈牧之将甲胄穿戴整齐,对着广场上的李骁画像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面色坚定,低声呢喃道:“忠诚!”

    马匪,是草原的毒瘤。

    大多是当年被北疆军攻破部落的残部,侥幸逃死后抱团取暖。

    平日里也像普通牧民那样生活,一旦物资紧张,便会寻找机会劫掠。

    不过北疆百姓早已按百户制聚居,有牧屯兵巡逻护卫,马匪不敢轻易招惹,便把主意打到了偏远的运粮队和零散牧民身上。

    这一日,学生军抵达了金州西北方向的一处牧屯兵千户所。千户名叫刘大疤瘌,是个脸上带着刀疤的壮汉。

    见到李书荣便迎了上来,身后还跟着几名手持弯刀、弓弩的牧屯兵。

    他看到学生们身上的甲胄虽鲜亮,却难掩少年人的青涩,眉头忍不住皱了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