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九章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百四十九章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第3/3页)

    “李百户,你说能灭了那些马匪,就是用这些娃娃兵?”刘大疤瘌声音粗哑,带着明显的怀疑。

    不过,李书荣身份特殊,还是赶忙介绍马匪的情况:“这两股马匪各有五六十人,藏在前面那片黑石山深处,具体位置没人摸清。”

    “我们之前也围剿过两次,可这些匪崽子狡猾得很,远远看到人多就往山里钻,咱们骑兵在石头缝里追不上,步兵又怕中埋伏,最后都不了了之。”

    李书荣没理会他的质疑,转身看向陈牧之等十名班长,沉声说道:“马匪的大致情况你们都清楚了。”

    “两股势力,藏于黑石山,擅长游击。”

    “现在给你们一天时间准备,哪个班能最先找到马匪的具体藏身地,便可担任此次剿匪行动的总指挥,调动其他班配合。”

    “是!”陈牧之等人齐声应道,转身各自召集队员准备。

    刘大疤瘌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嘟囔:“一群没上过真战场的娃娃,还想当总指挥?”

    “别到时候被马匪追着跑,还要咱们牧屯兵来救。”

    李书荣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刘千户,真金不怕火炼。”

    “这些娃娃兵若是连找马匪都做不到,日后也成不了北疆的栋梁。”

    “你放心,他们在学堂里学的,可不只是骑马射箭。”

    刘大疤瘌呵呵一笑,没再说话。

    他曾是六镇老兵,在河西之战中伤了左腿才转业成牧屯兵千户。

    这辈子只相信一句话“战场见真章”。

    总觉得这些在学堂里练出来的娃娃兵,比不得真刀真枪拼过的老兵。

    另一边,陈牧之穿着破旧的羊皮,仅仅带着两名学生便进入了黑石山。

    他们在学堂里经常进行野外生存与侦查:看地上的马蹄印分辨马匪动向,听鸟叫判断是否有人类活动,甚至还能通过岩石上的苔藓湿度,判断哪条小路是人常走的。

    三天后他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外发现了马匪的踪迹。

    没有发出声响,悄悄的记下了山洞的位置、放哨人数,以及周围的地形,然后返回,将消息报给李书荣。

    与此同时,另一个班的班长穆英也在一处山谷中找到了另一股马匪的藏身地。

    李书荣收到了两份情报,当即下令:“任命陈牧之为左路总指挥,带领五个班围剿山洞马匪。”

    “穆英为右路总指挥,带领另外五个班清剿山谷马匪。”

    “刘千户,麻烦你带五百牧屯兵,随时准备支援。”

    刘大疤瘌轻轻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娃娃兵还是不靠谱,最后还得指望自己支援。

    因为马匪非常狡猾,只要发现北疆军进山,会立刻毫不犹豫的逃窜。

    至于夜袭?

    山中地形复杂,若是晚上战斗,学生军死伤定比马匪更为惨重。

    所以,刘大疤瘌看来,最好的办法便是封山,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一步步的压缩包围圈。

    可接下来的场面,却让他彻底惊呆了。

    陈牧之根本没让队伍强攻山洞,而是派人伪装成商队,大摇大摆的运送‘粮食’从黑石山下经过。

    被黑石山的劫匪探骑发现,马匪头目命人查看山路前后,没有其他埋伏,又因山中缺粮,运粮队伍只有二十多个人,五辆马车而已。

    优势在我!

    于是,便带着大部分马匪下山劫掠。

    但就在他们骑马快要冲到马车前的时候,陈牧之却是厉声喝道:“神臂弩。”

    只见这二十名学生兵掀开马车上的麻袋,掏出了二十具上弦的神臂弩。

    “放箭!”

    随着,陈牧之的一声令下,箭矢发出‘咻咻咻’的声音,射向了百米开外的马匪。

    射完之后,每一名学生兵都如同有着肌肉记忆一般,熟练的更换箭矢,继续再射。

    而且准头非常高。

    “啊啊啊啊~”

    “首领,我们中埋伏了。”

    “是神臂弩。”

    “这些人不是商人,是金州的军队。”

    短短时间内,二十多名马匪倒在了冲锋之下,马匪首领神色惨白。

    连忙的勒住马缰,惊恐的大声喊道:“撤,快撤~”

    剩下的三十多名马匪迅速逃跑,陈牧之没有追击,而是带人上前去解决那些受伤没来得及逃跑的马匪。

    只因为,陈牧之已经让人在马匪回去的路上设下了埋伏。

    黑石山下山的路很多,陈牧之无法预判对方会从哪条路下山,但是却猜中,对方在慌乱之中,一定会选择最近的一条路逃回山里。

    果然,当马匪残余逃到山口的时候,两侧冲出大量学生军,手持弓弩、长枪,短短时间内便将马匪全部斩杀。

    另一边,穆英也带人很快解决了山谷中的马匪。

    如此众多的学生军进山,自然瞒不住马匪的探子,于是马匪立马撤退,利用山中的优势与北疆军打游击。

    但是可惜却始终摆脱不了北疆军的追杀,前堵后追,杀的马匪死伤殆尽。

    刘大疤瘌带着牧屯兵赶到时,看到的就是上百具马匪的尸体,呆愣在原地,喃喃自语说道:“马匪啥时候变得这么弱了?”

    “竟然被一群娃娃给灭了?”

    “俺老刘剿了这么长时间的马匪,算啥?”

    旁边的李书荣淡淡的摇头一笑:“刘千户,不是马匪变弱了,是学生兵太强了。”

    他指着远处正在整理装备的学生们,继续说道:“这些孩子年纪小,力气是不如老兵,经验也少,单兵战斗能力自然比不上老兵,但他们有老兵没有的东西。”

    “超强的纪律性和执行力。”

    “让他们趴在泥地里埋伏一天不动,很多老兵都做不到,可这是他们的日常训练科目。”

    “将蚂蚁、老鼠丢进衣服里面蛰咬,他们能够面不改色。”

    “就算前面是泥坑绝壁,只要冲锋号声响起,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向前冲。”

    “我北疆老兵虽然战斗力更强,但这点却比不上学生兵。”

    简单来说,老兵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战斗习惯和行事风格,很难改变。

    但学生军的可塑性更强,纪律性、服从性、对命令的执行力才是关键。

    老兵们容易有自己的想法,可这些学生能做到百分百服从。

    “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强,能把学堂里教的战术、纪律完美执行出来。”

    “而这,正是咱们北疆军最需要的,不是单打独斗的勇夫,是不怕牺牲,不怕危险和困难,能协同作战的铁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